新浪财经

A股五大险企前5月保费出炉:产险景气度回升 人身险四升一降 寿险定价调整将有利短期销售

媒体滚动

关注

财联社6月17日讯(记者 夏淑媛) A股五大险企前5月保费数据出炉。据财联社记者统计,A股5家上市险企共取得原保费收入1.46万亿元,同比增长2.2%。

具体来看,5家公司保费收入呈现“四升一降”格局。其中,新华保险实现保费收入785.7亿元,同比下滑10.9%,在5家公司中唯一负增长。其余4家公司中国人寿、中国平安、中国人保中国太保分别实现原保费收入4175亿元、3997.5亿元、3481.2亿元、2142.1亿元,对应同比增速为4.3%、3.4%、2%、1.9%。

寿险方面,平安人寿、中国人寿、太保寿险、新华保险、人保寿险5家合计实现原保费收入9386.4亿元,同比增长1.3%;财险方面,人保财险、平安产险、太保财险3家合计实现原保费收入4703.1亿元,同比增长4.1%。

展望后续,多位业内人士认为,二季度寿险新单和价值同比增速会略有波动,但不改全年寿险业务疫后持续复苏的格局。此外,随着一季度大灾影响减弱,以及各险企持续提升经营质效,二季度财险公司综合成本率有望环比改善。

前5月五大人身险公司保费“两升三降”,寿险定价调整将有利短期销售

前5月,A股五大人身险公司合计原保费收入9386.4亿元,同比增长1.3%。

具体来看,5家公司保费收入呈现“两升三降”态势。其中,中国人寿、平安人寿分别实现原保费收入4175亿元、2531.6亿元,对应增速为4.3%、3.2%。

太保寿险、新华保险、人保寿险分别实现原保费收入1222.9亿元、785.7亿元、671.2亿元,对应增速分别为-2.1%、-10.9%、-3.6%。

从5月单月来看,5家公司合计实现原保费收入1213亿元,同比增长7.8%。

其中,新华保险5月原保费收入114亿元,同比增长-5.8%,在5家人身险公司中唯一负增长,业内人士预计主要系公司主动优化保费期限结构,持续压缩趸交规模所致。

东吴证券非银分析师葛宇翔预计,由于2023二季度,因“炒停”新单和价值基数较高,2024年二季度新单和价值同比增速会略有波动,但不改全年寿险业务疫后持续复苏的格局。

据悉,部分险企将于6月30日正式停售预定利率为3.0%的增额终身寿险,并于7月1日上市预定利率为2.75%的增额终身寿险。光大证券研究所首席银行业分析师王一峰表示:“短期来看,一定程度上缓解高基数下二季度新单增长压力;中期来看预定利率多次下调导致的需求透支或对后续销售形成一定扰动;长期则利好险企持续推进业务降本增效以进一步防控利差损风险。”

前5月财险老三家保费稳健增长,太保产险同比增速7.6%领衔

前5个月,财险“老三家”业务增长稳健,合计实现原保费收入4703.1亿元,同比增长4.1%。

其中,太保产险实现保费收入919.2亿元,同比增速7.6%领衔;人保财险、平安产险分别实现保费收入2491.2亿元、1292.7亿元,对应同比增速为3.1%、3.5%。

分险种来看,前5个月,人保财险车险累计实现保费收入1139.35亿元,同比增长2.7%;非车险保费收入1351.86亿元,同比增长3.4%,占比同比降低0.2个百分点。

从5月单月来看,人保财险实现保费收入386.3亿元,同比增长4.4%。其中,车险保费收入同比增长4.4%,非车险保费收入同比增长4.3%。

细分来看,责任险保费27.78亿元,同比增长17.1%,在去年同期较低基数下实现了大幅增长;意健险保费47.82亿元,同比增长5.5%;农险保费51.09亿元,同比下降2.7%;企财险保费10.21亿元,同比下滑5.2%;保证险保费3.5亿元,同比下滑8.9%,延续负增但降幅收窄,招商证券非银金融首席分析师郑积沙预计系公司主动减少高风险业务承保所致。

在他看来,5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强调防止拖欠三大粮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的补贴,随后财政部、农业农村部和金融监管总局联合发布《关于在全国全面实施三大粮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政策的通知》,明确从今年起在全国全面实施稻谷、小麦、玉米三大粮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政策,农险覆盖面有望进一步扩大,并成为公司非车险业务增长的重要支撑点。

展望后续,国联证券分析师曾广荣表示:“在权益市场回暖、房地产风险化解、长短利率企稳的推动下,保险公司的净利润有望迎来改善。”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