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锐评丨3千拿货卖2万!高仿假货产业链每一环都得查

京报网

关注

转自:北京晚报

日前,央视财经曝光,广州火车站附近的商场里,有商家销售仿冒的名牌皮具和服装。6月16日,广州市知识产权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成立联合工作组,依法从严从快查处侵权假冒违法行为。此次专项行动共立案调查17宗,查获注册商标专用权的皮具、服装、鞋帽等商品约7600件,释放出整治高仿假货的鲜明信号。

高仿的奢侈品被查了,但目前查封的是销售假冒奢侈品的商贩,如果不顺藤摸瓜把厂家、代购、肆意妄为的快递公司等其他环节连根拔掉,高仿奢侈品难免转移阵地,重现江湖。

近年来,电商平台上有不少以代购名义售卖高仿奢侈品的商家。假冒奢侈品的厂家、商贩、代购、快递抓住消费者省钱的心理和对海外代购的信任,联手编织了一张大网。据报道,假货工厂购买正品后拆开一比一生产,达到了以假乱真的程度;代购做戏做足了全套,仿冒盒子、仿冒手提袋、假票据等购置完全,还联系物流商户,把从国内发货的商品改为海外发货。普通消费者无鉴定奢侈品的能力,多依靠票据、物流信息等旁证判别真假。

货是假的,消费者却是按真品,付得真金白银“一个包拿货3000元,代购可以卖到20000元”,甚至有顾客10年来买的包都是假的。消费者被坑的钱,被消耗的信任,都无法挽回。奢侈品品牌的知识产权,整个社会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遭到践踏。法律明文规定,生产者、销售者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可构成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罪。据介绍,今年以来,广州市聚焦皮具箱包、化妆品、服饰鞋帽等重点商品,针对专业市场、市场周边出租屋、仓储物业、物流园区、快递站点等重点场所,围绕派卡拉客、“黑胶袋”运假、出租屋储假、市场展厅售假、物流寄递运假等环节,共查办制假售假案件181宗,其中行政案件118宗、刑事案件63宗,涉案货值约1.69亿元。

持续严厉打击侵权假冒违法行为之下,仍有这么多人铤而走险,究其原因,一是利润大到让这些人不舍得放弃,一是打击力度还没有大到让他们不得不放弃。广州此次全面排查了广州火车站周边区域,其他省市还有没有造假、售假聚集地?斩断高仿假货产业链,需多管齐下、各个击破。无论是上游的厂家,还是下游在边缘地带打配合的游击队,都该在监管范围内,在严厉打击之列。

每一环都严查,才能斩断假冒奢侈品的黑色产业链。

来源:北京晚报

 实习记者 李霞

流程编辑:u031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