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中小商家“渡劫”电商大促过时?

贝果财经

关注

转自:中国经营报

    本报记者李立上海报道

    出版社喊话京东“抵制‘6·18’”,让今年的电商大促打开更多暗门。

    这是一届超级网红李佳琦都喊难的“6·18”,小红书上聚集了商家的吐槽与试探:不参加怕没流量,参加又怕亏本;开卖增长不错却害怕“明天退货太多”……与过往喧嚣一时的电商大促形成鲜明对比,今年中小商家开始将电商大促看作“仙人渡劫”,互相鼓励“咬着牙熬过去”。

    尽管平台方想尽办法鼓励商家参战,但商家的战意明显不复当年。多家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的中小商家表示,各家平台激烈竞争卷低价,陪跑变得越来越困难,一些中小商家甚至在“6·18”期间打出不参加大促的公告。

    从消费狂欢到商家“渡劫”,原有的电商生态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挑战。

    “离场”放到桌面上

    相比官宣退场,一些商家也开始动脑筋“渡劫”。

    如果说往年的“6·18”“双11”是商家蓄力已久的战场,今年的不同在于不断有人喊着离场。

    “往年大家更多是吐槽,但很少有人放在桌面上讲。”一位服饰类商家告诉记者,今年不仅是出版社抵制“6·18”,不少中小商家都明确宣布不参加大促。

    “火星小恶魔品牌直营”是一家在头部平台淘宝上经营10年的原创文具店,“6·18”期间首页上声明“全年不参与任何平台活动,所有价格均为折扣实价”,并表示“平时是什么价格,节日还是什么价格”。

    像“火星小恶魔”这样不参加大促的商家不在少数。上海用户Mike告诉记者,据其观察,文创类、设计类的店铺对大促都不太积极,他发现多个设计店铺今年都不参加“6·18”的满减活动。

    有商家在小红书上吐槽:“不参加活动影响流量,参加活动又亏本;退货售后增加,备货和库存压力加大,对大部分中小卖家太难。”也有商家表示,战线拉得过长,原本的节奏被打乱。

    与往年的贴身肉搏不同,今年平台“6·18”大促似乎有意错峰。淘宝“6·18”从5月20日晚8时取消预售,直接售卖;抖音从5月24日0点正式开启“6·18”好物节,京东“6·18”则是从5月31日晚8时才开始。但给消费者的印象,今年的“6·18”特别漫长,“过了很久还没到正日子”。

    “一般来说,大促是提前透支消费力,大促过后需要蓄水,但今年从春节开始一直是各种各样的促销,用户也没了新鲜感。”家居类商家多肉(化名)对记者表示,今年参与“6·18”的积极性不高,活动周期过长,没办法做这么久的直播计划。不过,在业内人士看来,相比官宣退场,一些商家也开始动脑筋“渡劫”,一种常见的老套路是“锁货”,尖货不出现在打折商品里,或者放量很少,消费者不容易买到,消费体验并不好。

    卷不动的“低价”

    让小商家们感到生意越来越难的不仅是低价,高退货率和不断攀升的成本也在增加做生意的难度。

    为什么更多中小商家选择“躺平”? 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卷不动“低价”。数字产业分析师郝智伟对记者表示,拼多多的“百亿补贴”深入用户心智后,拼多多的这种机制在电商界盛行。

    一位商家算了一笔账:“6·18”要和平时价格拉平(平台有30天价格校验期),再加上300-50满减活动,相当于打85折,再加上包运费,利润越来越低。

    另外一面,平台也在进入“比价”新阶段。有公开消息称,抖音宣布小范围内测电商改价系统。该系统依托于平台算法,将商品与其他同款商品进行比较,并基于比较结果,自动为商品调整价格,从而提升价格竞争力。

    随即拼多多上线了“自动跟价”功能,商家可以委托平台在设置范围内自动改价,单个商品当天最大降价不超过10元,且降福不超过15%。“开启自动改价功能背后,低价进一步成为平台潜在的流量分发逻辑。”郝智伟认为。

    除低价以外,还有仅退款,旗帜鲜明地站消费者侧一直都是拼多多系统的组成部分。让小商家们感到生意越来越难的不仅是低价,高退货率和不断攀升的成本也在增加做生意的难度。

    “仅退款”成为电商平台标配,确实提升了用户购买体验,也给羊毛党提供了极大的退货便利。不过,有商家声称,女装退货率甚至高达80%。该数据虽未经证实,但业内人士向记者表示,女装为电商退货率最高的赛道是不争的事实。今年“6·18”前夕,B站带货生态运营负责人加林曾经在一场“带货合作攻略”直播中介绍,B站直播的服装退货率仅为30%—40%,远远低于行业水平。

    参加“6·18”大促的卖家小梅(化名)表示,前两天的流量不错,单量比平时多,但退货率也明显提高了。“今年‘6·18’的政策是包运费,还要强制运费险、先用后付,一系列退货便利的政策背后都是商家在买单。”服饰类商家张强(化名)最终选择不参加今年的“6·18”大促。

    不参加大促当然并不意味着真躺平,“努力做私域比完全指望平台自然流量的店铺要好很多。”在大促上不积极的中小商家并不是不努力,要多拍视频、多直播,反哺站内流量。多肉告诉记者,他在运营淘宝店铺以外,也在抖音上做直播,近期也在策划在小红书上直播。

    “今年‘6·18’商家普遍喊难,是多重因素的叠加影响。一方面,全球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增加,供应链成本上升,导致商家利润空间被压缩;另一方面,电商平台之间的竞争愈发激烈,为了吸引流量和维持市场份额,不断加码促销力度,使得商家不得不参与到高强度的价格战中,进一步挤压了利润空间。”中国数实融合50人论坛智库专家洪勇认为。

    黄金赛道不再?

    相比电商的高增长期,商家动辄两三位数的增长奇迹不再,黄金赛道不复当年。

    在商家的吐槽声中,实际情况究竟如何?

    在业内人士看来,虽然商家的吐槽声音比往年大,但最终结果很可能是一边喊难,一边在大促中求生存。毕竟“6·18”“双11”这样的顶级大促,品牌从维护形象到用户沉淀等多方面考虑,都不能缺席。有部分中小商家选择退赛,但更多的人选择熬过去。

    关于今年“6·18”的商家规模,淘天集团相关负责人回复记者称,天猫“6·18”大促第一波开售后,超30万淘宝天猫商家增补报名。淘宝商家报名数创历史新高,商家报名数同比去年大涨24%。拼多多方面则称,拼多多百亿补贴“6·18”首周,商家数量同比增长超九成,手机总销量达到300万台。

    关于商家反弹较大的运费险,淘天方面回应称,退货一直是电商行业的老大难问题,大促期间由于成交骤升,往往会让商家与消费者更为头疼。对消费者而言,运费险的出现很大程度上缓解了这一矛盾,消费者售后无忧、体验更好的同时,商家也不需要付出较高的售后成本。基于此,今年“6·18”期间,活动商品均支持运费险,大促结束商家即可选择关闭。

    在淘天方面看来,电商行业正处于前所未有的历史变革期。互联网流量红利不再,电商行业也从高速发展期进入成熟期,无论是商家还是平台,都需要面对全新挑战。

    一个不争的事实在于,相比电商的高增长期,商家动辄两三位数的增长奇迹不再,黄金赛道不复当年。

    不过,郝智伟认为,平台激烈竞争卷低价,让商家生存环境进一步恶化,最终必将反噬电商生态。“商家利润一旦被压到极限,会向前端控制成本,最直接的做法就是偷工假料。”在郝智伟看来,消费者看似付出低价,但最终商品质量可能得不到保证。

    萨摩耶云科技集团首席经济学家郑磊则认为,电商平台纷纷跟进卷价格和比拼低价,会导致商家利润空间不断压缩,进而影响商家的服务质量和创新能力,最终可能导致整个电商行业的服务质量下降。此外,价格战也会导致消费者对电商平台的信任度降低,从而影响消费者的购物习惯和选择。

    “至少低价不应该成为流量分配的主要逻辑。”多位接受采访的业内人士认为。一些新的变化似乎正在发生。据知情人士称,淘宝正在全面推行新评分体系——“店铺体验分”“商品体验指数”,以此替代此前的DSR(淘宝此前的卖家服务评价体系)。换句话说,店铺与商品流量将与体验分直接挂钩,淘宝尝试着把流量分配给能提供更好服务的商家。

    但这似乎是比先活下来更远的未来,小商家们眼下最重要的是先熬过漫长的“6·18”。但是熬过去会好吗?没人能给出明确答案。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