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冒充“公检法”上门并取财查验?小心!已有人被骗

媒体滚动

关注

转自:中国妇女网

国家反诈中心制作的视频短剧揭露了“冒充公检法”诈骗典型套路。而最近,这样的诈骗套路再升级,诈骗分子不仅电话联系,自称警察电话办案,还真人上门,更显逼真,在诈骗分子精心设计的圈套下,浙江慈溪的胡先生就掉入了这样的陷阱。

诈骗分子冒充公安机关

盯上老年人群体

胡先生是名退休职工,平时和老伴两个人居住。4月8日,一个陌生电话打进了胡先生的手机,对方还直接报出了胡先生的名字。

被害人 胡先生:这个号码是一长串的数字,我想这是哪里打过来的,接起来他说他是一个网信的客服,说我的身份证信息被人盗用了,人家用我的身份证信息,然后这个信息涉及一个犯罪的案件,我被牵连了。他说要接受调查,如果调查清楚的话,能够证明我的清白,他推荐给我了一个电话号码,说这个电话号码是公安的,叫我联系公安。

一听到自己涉嫌违法犯罪,胡先生立刻慌了神,马上拨打了对方提供的电话。电话中,这名所谓的“警察”向胡先生详细讲述了他涉及的案件情况。

被害人 胡先生:那个“警察”说我这个信息被人盗用了,现在涉及一个贩卖儿童的案件,要我接受配合,否则的话要被抓起来。我一听就慌了,我赶紧问公安,我说警察同志那怎么办,他说叫我换个手机号码,用新的手机号码加他的QQ,QQ加进去以后,他会指导我,证明我的清白,我就照做了。

慈溪市公安局周巷中心派出所民警 胡刘锦:因为用新手机新号码可以让我们公安侦查的时候有阻碍,因为他的老手机老号码可能会有其他亲属家属联系,别人也可能会发现他在跟诈骗分子联系,因为新号码没有其他家属知道这个号码,对诈骗分子而言,这个相对安全。

诈骗分子冒充检察院人员

上门取走现金

在诈骗分子的“指导”下,胡先生瞒着老伴出门,花了1000多元买了一台新的智能手机和手机卡。回到家中,胡先生立即下载了相应的App,并添加了对方所说的QQ群。胡先生发现,在这个QQ群里已经有3个人,其中两人自称是公安民警,一人则称自己是政法委书记。

慈溪市公安局周巷中心派出所民警胡刘锦:他们给胡先生看一个案件介绍,还有警官证和照片,而且能说出被害人胡先生的姓名以及他的家庭位置,所以被害人非常相信诈骗分子的话。

在QQ群中,几人轮番和胡先生进行交流,要求胡先生每天报送平安情况。在确认胡先生的孩子当天不会回家后,对方就会和胡先生约定时间,让胡先生单独进入房间、反锁房门,以要“交代事情”或者开展“谈话”为由和胡先生进行语音通话。在通话过程中,对方称胡先生的案件“已经上报到中央”,需要查清个人名下所有账户的资金情况。

被害人 胡先生:我是以前用退休金积蓄下来的钱,我想我没有违法的钱,心里坦然,就告诉他了。有六十多万元,他说你这些钱如果能证明正当来源,证明你的清白,我们是不会为难你的。

于是,胡先生核算了自己所有的资金情况,并一一将自己的银行卡、存单余额告诉了对方。

被害人 胡先生:他说你把银行里的钱取出来,取出来然后放在家里,我们这边检察院的人会来查清楚的。

对方表示,只要胡先生配合,等到检察院核查完资金没有问题后,这些钱会重新返还给胡先生。

被害人 胡先生:他说为了不惊动别人,你要悄悄地把钱取出来,不要告诉家人,我想警察的话总不会错,我花了三天时间,把银行里的钱一笔一笔拿出来,放在家里等“检察院”的人来。

4月15日,对方和胡先生确认家中没有人后,一名背着双肩包,戴着口罩和帽子,穿着灰色衣服的男子来到了胡先生家。在出示自己的证件后,这名男子用手势让胡先生将准备好的现金放入他的背包和塑料袋中,随后立即离开了胡先生家。

慈溪市公安局周巷中心派出所民警 胡刘锦:诈骗分子为了逃避公安机关的侦查,特意采用戴帽子、戴口罩的方式遮盖自己的面部,而且不跟被害人有任何肢体接触,不说一句话,这样就不会留下自己的声音,不会留下自己的痕迹。

慈溪市公安局刑侦大队民警 孙诚懂:诈骗分子利用了受害人的心理,认为上门取钱不会引起受害人的警惕,因为在受害人的固有思维中诈骗分子一般不会上门取钱。在受害人看到诈骗分子拿出“证件”冒充公职人员时,会更加相信这个骗局。

被害人报警为时已晚

取钱男子已逃离出境

诈骗分子冒充检察院工作人员,上门取走了胡先生准备好的整整79万元人民币现金。而在QQ群里,对方还没有中断和胡先生的联系,仍要求胡先生每天报送平安,伺机向胡先生骗取更多钱财。

4月25日,QQ群里的所谓“政法委张书记”再次通过语音聊天的方式联系上了胡先生。

被害人 胡先生:他问我的人际关系怎么样,要证明我的人际关系,如果人做得好,能够借到别人的钱,说明我的人品好。找亲戚朋友借钱,我就想奇怪了,然后告诉儿子,儿子说受骗了,赶快报警。

意识到自己被骗的胡先生在儿子的陪同下前往了辖区派出所报警,但此时,那名上胡先生家取钱的男子早已“金蝉脱壳”,将现金转手交由他人后逃离出境。

公安机关调查发现,犯罪分子为了逃避警方对银行卡的止付工作,一改过去不露脸、不接触的套路,瞄准的对象也多为60岁以上的老年人。

慈溪市公安局刑侦大队民警 孙诚懂:诈骗分子会选取老年人、一些退休职工,有一定经济基础的人,诈骗分子会在网上购买相关人员的工作信息,然后对他们进行诈骗。诈骗分子有专门的“聊手”跟受害人进行沟通,在套取受害人的财产信息,包括现金、股票、存款甚至黄金等值钱的物品后,诱导受害人去银行将财产变成现金放于家中保存,然后再派去相关人员将财产拿走。

警方提醒:遇到此类情况务必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要听信所谓的“协助调查”等话术,落入诈骗分子的圈套。公检法工作人员不会采用电话、短信、QQ、微信等方式进行办案,也不会有所谓的资产验证,更不会上门拿取公民的财产,如果遇到此类情况,请立即联系当地的公安机关进行验证。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