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记者一线行丨“废土”垫出的良田丰收了

媒体滚动

关注

“废土”垫出的良田丰收了

风吹麦浪涌,又到夏收时。涉县西达镇台华村用“废土”垫出的120亩良田喜获丰收,田间地头一派忙碌景象。

6月9日,在台华村,一台台收割机在金黄的麦田里来回作业,收割、脱粒、碎秆一气呵成。西达镇台华村党支部书记、村经济合作社负责人席国成手捧金灿灿的麦粒,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谁曾想到,这里几年前还是碎石遍地,寸草不生的荒滩。席国成回忆说,“2016年7月19日,涉县暴雨如注,12小时内最大降雨量达到460毫米,超1996年发生洪灾时三日的降雨量总和,创历史极值。涉县多个乡镇均不同程度遭到山洪侵袭,台华村也不例外,山洪卷夹着泥沙、碎石从大佛山上直泻而下,冲毁了堤坝,损毁了道路,冲倒了不少房屋,堤坝旁近500亩河滩也被碎石掩埋,由于当时村集体经济拮据,清理碎石的工作迟迟未能开展。随着太行山高速、234国道的开工建设,我们发现道路修建中会产生大量的‘废土’,这些‘废土’对于我们山区来说可是太珍贵了,我们清理河滩里的垃圾,用钩机、铲车平整凸凹沟壑,用运回的‘废土’掩埋住河滩上的碎石,足足垫了70公分厚。”

荒滩变成良田后,该村经济合作社负责经营管理,他们依据当地的自然气候、种植历史和经济效益,在去年冬天第一次种植了小麦。席国成介绍,他们试种了120亩小麦,按亩产600斤,每斤1.2元计算,就此一项,村集体年收入就能增加8万多元。

看着一袋袋麦子装上车,席国成喜悦之情溢于言表:“收完麦子后,我们再种上玉米、红薯等农作物,增加村集体收入。”

邯郸新闻传媒中心记者 苑延涛

图片转自涉县融媒微信公众号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