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3075亿、2500亿……区位优势凸显!透过数据看产业梯度转移

媒体滚动

关注

转自:千龙网

央视网消息: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2024中国产业转移发展对接活动(广西)6月16日在南宁正式开幕。这个国家级产业对接活动,到目前为止已在全国多个地区举办12场,签约落地了不少重大项目。本次在南宁举办的活动,吸引了300多个项目落户广西,总投资超过3000亿元。

这次产业转移发展对接活动以“打造市场经营便利地 共创产业合作新未来”为主题,聚焦先进装备制造、新材料、电子信息和轻工纺织举办了4场产业专题对接会。同时,开展一系列投资考察活动,共有1400余名来自政府、产业和商业金融领域的代表参与对接洽谈。

据了解,本次活动签约投资10亿元以上的项目达到80项,总投资3075亿元,占总签约项目投资额的82%;新能源、石化化工等重点产业延链补链强链项目235项,总投资2500亿元,占总签约项目投资额的67%。

从2023年以来,工业和信息化部与河南、内蒙古、云南、四川等地方政府联合举办了多场产业转移发展对接活动,推动产业转移发展取得明显成效,产业转移规模持续扩大。

推动产业转移 优化资源配置

广西是我国面向东盟开放的前沿和窗口,国家支持广西打造粤港澳大湾区重要战略腹地和沿边临港产业园区。投资贸易的区位和政策优势,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投资。产业转移前景如何?

据了解,在这次产业转移发展对接活动上,来自上海、广东、湖北等东中部地区项目数量最多,投资额达到2969亿元,占总签约项目投资额的79%。其中,来自东部地区项目数量达到254项,是最主要的产业转移来源地区。其次是粤港澳大湾区,合作签约项目达124项,总投资占总签约项目投资额的22%。

专家指出,我国产业转移已经从以往的东部沿海地区接纳国外产业转移过渡到从我国东部向中西部转移的阶段。产业转移可以减低企业成本、拓展市场,有助于优化行业资源配置。

区位优势凸显 多个产业转移项目加速落地广西

据了解,截至2024年5月底,2023年在广西签约的产业转移项目当中,已有超四成的项目进入了开工建设阶段。

在广西南宁,一家规划年产能20吉瓦时的锂电池工厂正在紧张生产当中。早在2021年时,来自河南的这家电池材料企业决定在广西投资建设这一项目,完善自身在锂电池产业下游的布局。落地当年内,项目一期就顺利完成了从开工、投产到销售的全流程。而随着市场不断增长,企业决定继续扩大项目的建设。

企业负责人李云峰介绍,除了面向东南亚的区位优势,他们还看中了广西当地能近距离提供等原材料,从而帮助企业降低成本。同样能“就地取材”的,还有一家2024年刚刚在广西百色进行投资的江苏新能源企业。通过消纳当地的赤泥固废,企业可以就地生产光伏支架使用的辅材。 

据了解,目前,落地广西的产业转移项目中,不少为面向东盟的进出口加工制造基地。当地也在通过融资补助、税收减免等多项支持举措,积极承接产业转移。而一个个项目的落地,也带动了当地产业结构的升级。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