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一稻两虾 效益翻番

环球网

关注

来源:安徽日报

初夏,正是小龙虾上市的黄金时节。这几天,青阳县蓉城镇合心村虾综合种养示范户凌小木天不亮就开始带领工人捕捞小龙虾,到上午9点左右,活蹦乱跳、个大肥美的小龙虾就被装车运往县城的收购点。

“这几天每天的捕捞量在1000斤至1100斤,收购价一斤11元到13元,每天进账万元以上。”58岁的凌小木告诉记者,今年是他开展稻虾综合种养以来效益最好的一年,在目前小龙虾价格较去年下跌40%情况下,效益比去年要翻一番。

凌小木介绍,能有这样的好收益,要感谢省农科院水产研究所江河团队的技术指导。“他们每月都会来一两次,每次都深入田间地头,每个养殖环节都精心指导,关键节点上如果不能到现场,还会在微信群发送技术指导信息。”

合心村地处长江支流青通河与东河之间,水资源丰富。2016年,该村开始发展稻虾综合种养产业,每年3月至6月养一季小龙虾,7月至11月种一季水稻,水稻收割后至次年3月为小龙虾育苗阶段。近年来,在传统的本田繁养一体化模式下,小龙虾早苗不能自给、苗种密度不可控,加上水稻直播栽培推迟虾苗繁育、成虾上市晚、规格小、产量低等,导致稻虾综合种养收益缩水,农民种养积极性受挫。

针对这一情况,2023年7月,在省财政厅的大力支持下,省农科院水产研究所联合青阳县水产业发展中心,在合心村组织实施省财政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专项项目“稻虾综合种养模式转型升级关键技术应用与示范”。

项目组从合心村遴选8家种养大户作为示范户,因地制宜重点转化推广稻田小龙虾繁养分离、繁育小龙虾早苗、发酵饲料投喂、稻虾鳖连作共生、“一稻两虾”和“一稻三虾”高效绿色种养模式等8项新技术。

“我们的目标是通过科技成果到户、技术要领到人、良种良法到田,改变合心村农户传统种养理念,提高种养水平,将合心村打造成稻虾产业高质量发展标杆,以点带面推动青阳县稻虾产业高质量发展。”项目负责人、省农科院水产研究所所长江河告诉记者。

“通过精准投放虾苗,精准投喂饲料等措施,商品虾相比传统养殖提前上市一个月,实现‘一稻两虾’,增效显著。”江河介绍。8个示范户共繁育虾苗6.5万公斤,除满足本村养殖需求外,还对外销售1万多公斤;通过轮捕轮放,商品虾将持续销售到6月下旬,预计亩产量150公斤以上,较项目实施前的2022年增加63公斤/亩。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