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山东:到2027年实现制造质量卓越级企业零的突破

媒体滚动

关注

转自:上观新闻

经济导报记者 时超

日前,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发展改革委等4部门印发《山东省制造业卓越质量工程实施方案》提出,到2025年,全省制造业质量提升取得积极进展,企业质量意识明显增强,质量管理能力持续提高,质量管理数字化水平不断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有效提高,质量绩效稳步增长。新增一批贯彻实施先进质量管理体系标准企业,新增质量管理能力达到检验级企业200家、保证级企业20家、预防级企业2家,卓越级企业基本具备条件。

到2027年,全省制造业质量水平显著提升,企业质量管理意识显著增强,质量管理能力显著提高。贯彻实施先进质量管理体系标准企业数量达到新高峰,新增质量管理能力达到检验级企业400家、保证级企业40家、预防级企业4家,卓越级企业实现零的突破。

《实施方案》提出,山东省制造业卓越质量工程实施将从开展卓越绩效模式导入行动、开展群众性质量管理行动、开展质量管理体系贯标行动、开展产业链供应链质量联动行动、开展质量管理数字化赋能行动、开展质量品牌人才遴选行动、开展用户满意度提升行动、大力实施品牌引领行动、开展质量文化培育推广行动九个方面全面发力。

山东将根据《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对企业实施卓越绩效模式成熟度进行评价,综合判断企业质量管理能力等级;推动企业积极导入实施先进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相关先进质量管理体系,加强研发设计、生产制造、检验检测等过程识别、管理和验证,围绕关键过程开展定量分析和精准控制,实现全员、全过程、全要素、全数据的先进质量管理;支持专业机构、行业协会为企业开展“一对一”“面对面”“量体裁衣”式质量管理诊断,提供综合解决方案。

支持企业将产业链供应链上下游企业纳入质量管理体系,加强质量分析和改进,优化产品和工艺设计,实施质量一致性管控;支持企业开展产业链供应链质量共性技术攻关,促进研发平台、应用场景、信息资源等共建共享。

推动企业对质量管理数字化工具、软件和方法的研究与应用,完善企业质量管理数字化工作机制,提高企业质量管理数字化运行能力,每年开展省内制造业质量提升案例遴选,发现、总结、推广一批示范性强的案例,引导企业学习典型案例先进经验,推进质量管理数字化。每年,山东都将开展企业负责人数字化培训,普及质量数据标准化管理知识,推动全员参与提升培训,持续做好数据管理能力成熟度评估模型(DCMM)贯标。

鼓励企业设立首席质量官,推动各市工业和信息化部门、市场监管等部门面向企业高层质量、品牌管理人员遴选全省优秀首席质量官,鼓励符合条件的各类质量人才积极申报质量专业技术职称。

附:制造业企业质量管理能力等级划分说明

依据先进质量管理体系标准,结合国内外关于质量管理的先进方法、模型和研究成果,将制造业企业质量管理能力等级由低到高划分为经验级、检验级、保证级、预防级、卓越级。

经验级

质量管理基本依靠人的技能和经验,未建立先进的质量制度、质量目标和完整的质量数据管理机制;研发设计、生产制造、质量保障、供应链数字化未开展或只是实行经验式的管理;未具备基本的战略实施、文化建设、技术创新应用等能力;质量绩效水平不高,产品质量水平未达到3σ,过程能力指数未做统计或小于1,全过程一次交验合格率小于90%,对内外部质量损失率未做统计。

检验级

建立适宜的质量管理体系并有效运行,通过检验手段确定产品质量特性符合标准要求;研发设计、生产制造、质量保障、供应链管理数字化初步开展,收集与质量目标有关的数据并用于改进;具备一定的战略实施、文化建设、技术创新应用等能力;取得一定的质量绩效,产品质量水平达到3σ,过程能力指数大于等于1,全过程一次交验合格率大于等于90%,内部质量损失率大于等于3.0%,外部质量损失率大于等于2.3%。

保证级

质量管理在体系有效运行的基础上,通过应用适宜的质量技术、工具和方法,促进效率的提升和成本的降低;研发设计、生产制造、质量保障、供应链管理数字化实行规范化、标准化管理,收集与关键过程有关的质量数据,并用于过程的改进,保证产品制造的质量可靠性、一致性、稳定性;具备较好的战略实施、文化建设、技术创新应用等能力;质量绩效水平较高,产品质量水平达到4σ,过程能力指数大于等于1.33,全过程一次交验合格率大于等于95%,内部质量损失率小于3.0%,外部质量损失率小于2.3%。

预防级

质量管理贯穿于产品和服务质量产生、形成和实现的全过程,基于数据开展全面风险识别和预防,确保企业绩效目标的全面达成;研发设计、生产制造、质量保障、供应链管理数字化全面、持续开展,预防为主、不断改进,收集全过程的绩效数据加以应用并转化为价值;具备优秀的战略实施、文化建设、技术创新应用等能力;质量绩效水平高,产品质量水平达到5σ,过程能力指数大于等于1.67,全过程一次交验合格率大于等于97%,内部质量损失率小于1.5%,外部质量损失率小于1.0%。

卓越级

质量管理以创新为驱动力,建立全员、全要素、全过程、全数据的新型质量管理体系;研发设计、生产制造、质量保障、供应链管理数字化全面、持续、系统开展,实行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管理,收集供应链上下游质量数据并实现数据资源共享;战略实施、文化建设、技术创新应用等能力有效支撑企业以高质量产品、高水平服务超越用户期望和体验,质量产生卓越的经营效益和持续的竞争优势;质量绩效水平领先,产品质量水平达到6σ,过程能力指数大于等于2.00,全过程一次交验合格率大于等于98%,内部质量损失率小于0.75%,外部质量损失率小于0.5%。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