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艾芬达营收停滞3年成长性遭拷问 踩雷大华所提交注册卡壳13个月

市场资讯

关注

来源:长江商报

长江商报记者 沈右荣

过会13个月,江西艾芬达暖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艾芬达”)仍然卡在了提交注册环节。

今年5月,国内八大审计机构之一的大华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简称“大华所”),因金通灵财务造假案被罚款4132万元,暂停证券服务业务6个月。

大华所正是艾芬达本次IPO的审计机构。最新消息是,艾芬达正在更换申报会计师。

除了踩雷大华所外,过会13个月仍然未提交注册的艾芬达,成长性不足。2021年至2023年,公司实现的营业收入在8亿元左右止步不前,引发市场对公司成长性不足的质疑。

冲击创业板的艾芬达,创新性也不足。过去几年,公司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重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此外,销售区域较为集中,客户较为集中,艾芬达还将面临一些挑战。

提交注册至少还要等三个月

艾芬达的IPO中止了,启动至少还要等三个月。

艾芬达成立于2005年7月,10年后,即2015年7月,公司在新三板挂牌。2022年6月,艾芬达向深交所递交IPO申请,拟在创业板挂牌上市。当年7月17日,公司完成了问询。2023年4月27日,艾芬达上会接受审核,并顺利过会。

从递交上市申请到过会,艾芬达耗时约10个月。过会后的下一个程序,是提交注册。然而,在这一环节,艾芬达卡壳了。

今年5月27日,深交所官网披露,因艾芬达需更换申报会计师,根据相关规定,深交所中止其发行上市审核。

至此,过会至今,艾芬达在提交注册这一环节已经停留了13个月。

上市进程被正式按下了暂停键,与大华所被罚有关。

今年5月13日,大华所官方微信号发布声明称,因在金通灵年度财报审计期间未能勤勉尽责,江苏证监局依法对该所及相关人员处以行政处罚。

2023年4月,金通灵公告称,对公司的财务情况进行了自查,发现前期存在重大差错并进行追溯调整。2023年6月,金通灵被证监会立案调查。今年1月,来自江苏证监局的行政处罚正式落地。经查,2017年到2022年间,金通灵连续6年虚增或虚减利润,总额分别占公司各年度披露利润总额(绝对值)的103.06%、133.10%、31.35%、101.55%、5774.38%、11.83%,导致公司相应年度的年度报告存在虚假记载。

金通灵财务造假开始的2017年,正是大华所开始成为金通灵年审机构,且连续多年为金通灵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结论。

基于此,江苏证监局责令大华所改正,处以“没一罚五”,即没收业务收入688.68万元,处以3443.4万元罚款,并暂停从事证券服务业务6个月;对范荣、颜利胜、胡志刚三名责任人给予警告并处以罚款。随即,深交所对大华所给予6个月不受理其出具的证券业务和证券服务业务相关文件的处分;对范荣、颜利胜、胡志刚三位责任人分别给予36个月到12个月不等的不受理其出具的证券业务和证券服务业务相关文件的处分;对大华所及上述责任人给予公开谴责的处分。

虽然大华所被罚与艾芬达没有关联,但大华所被暂停从事证券服务业务6个月,意味着公司IPO将停牌6个月。

深交所官网显示,比艾芬达早6天过会的国科天成已于今年5月27日提交注册,晚于其35天过会的慧翰股份已于5月28日提交注册。

更换审计机构,按照相关规定,更换后的申报会计师需要在三个月内完成尽职调查,重新出具相关文件,并对原申报会计师出具的文件进行复核,出具复核意见,对差异情况做出说明、出具复核报告。

这说明,艾芬达恢复审核尚需至少三个月时间。

成长性不足遭四次问询

除了大华所因素外,成长性不足也是艾芬达提交注册卡壳的重要原因。

艾芬达的成长性确实遭到了质疑。

早在2015年挂牌新三板的第一年,艾芬达实现的营业收入为4.06亿元,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以下简称“净利润”)为4056.80万元。2016年至2018年,公司实现的营业收入分别为4.27亿元、5.41亿元、5.86亿元,同比增长4.98%、25.17%、8.28%;净利润为3132.60万元、3705.60万元、4561.76万元,同比变动幅度为-22.78%、21%、23.10%,波动明显。

2019年、2020年,公司实现的营业收入分别为5.92亿元、5.57亿元,同比变动幅度为0.89%、-5.94%;净利润为3781.71万元、1292.72万元,同比分别下降15.19%、65.82%。这两年,净利润大幅下降。

2021年至2023年,公司实现的营业收入分别为8亿元、7.62亿元、8.30亿元,同比变动43.76%、-4.73%、8.93%。这三年,营业收入基本上处于止步不前状态。同期,公司净利润为7007.60万元、9313.10万元、1.64亿元,同比增长442.08%、32.90%、76.04%;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简称“扣非净利润”)分别为7032.04万元、8830.50万元、9047.24万元,同比增长375.60%、25.58%、1.97%。2023年,艾芬达扣非净利润增速大幅放缓。

一家公司是否具有成长性,营业收入增长率是重要的判断标准。一般而言,以营业收入的复合增长率作为重要的判定标准,如果在三年内,复合增长率达到20%以上,便可视为高成长型企业。

2020年至2022年,艾芬达的营业收入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6.29%,而2021年至2023年的营业收入年均复合增长率仅为1.87%。

在艾芬达两轮问询、一轮落实审核中心意见以及上会现场,深交所方面连续四次对艾芬达的业务成长性进行了问询。

在上会接受审核时,审核委员要求艾芬达结合市场规模、竞争优劣势等因素,说明主营业务是否具有成长性。

研发费率低于行业均值

艾芬达拟在创业板挂牌上市,但是,公司的创新能力、创新性受到质疑。

艾芬达专业从事暖通家居产品和暖通零配件的研发、设计、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包括卫浴毛巾架系列产品和温控阀、暖通阀门、磁性过滤器等暖通零配件。

数据显示,2020年至2023年上半年,艾芬达的研发费用分别为1871.97万元、2533.85万元、2526.51万元、1405.25万元,占当期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3.36%、3.17%、3.31%、3.75%,低于行业可比公司4.00%、3.62%、3.45%、3.81%的平均水平。

行业可比公司中,2020年、2021年,爱仕达的研发费率分别为5.87%、5.13%,嘉益股份的研发费率分别为5.13%、4.68%。

对此,艾芬达解释称,公司研发费用率整体略低于同行业可比公司平均水平,主要系公司的行业领域相对较为细分,客户群体较为集中,公司以ODM销售为主,因此公司研发规模相对较小。

针对艾芬达的创新性问题,深交所方面多次问询。在第一轮问询时,深交所提出“发行人具备较强的研发和生产实力”的表述是否真实、客观、准确。第二轮问询时,深交所进一步质疑其研发投入、人员配备是否可以支撑研发活动开展。在审核中心落实意见函中,深交所进一步要求公司说明核心技术人员学历较低对研发实力、产品竞争力的影响,研发投入归集的准确性与合规性。

艾芬达共有3名核心技术人员,除董事长吴剑斌外,另外2名核心技术人员学历为中专和专科。

在上会现场,上市委会议现场要求公司结合研发机制和项目储备、核心技术、业务模式等因素,说明其是否具备持续研发能力和创新性。

艾芬达的研发人员平均薪酬低于公司销售人员、管理人员薪酬。2022年,公司研发人员平均薪酬约为10.96万元,管理人员、销售人员平均薪酬分别为11.93万元、12.90万元。

上市委会议现场问询,艾芬达研发人员平均薪酬低于同行业可比公司平均水平,要求公司说明研发人员平均薪酬低的原因及合理性。

除了上述短板外,艾芬达还存在销售区域较为集中、客户集中度较高、存货余额较大及存货跌价等风险。

2020年至2022年,艾芬达的营业收入主要来自境外,其中来自英国的销售收入占比在 60%以上。由此可见,公司对英国市场较为依赖,存在较大风险。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