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每日策略丨指数放量探底回升!降息降准可期?

金融界网站

关注

转自:金融界

本文源自:券商研报精选

来源:光大证券微资讯

01

盘面观察

6月14日,指数放量探底回升微涨,个股分化。三市共成交8509亿,较上个交易日放量近1000亿;共有2683股收涨。截止收盘,沪指涨0.12%,深成指涨0.5%,创业板指涨0.76%。

02

策略研判

市场分化,科技方面,领涨的主角再次轮动切换,CPO概念带头大涨,中际旭创再创历史新高;盘中地产、金融大幅拉升,带动沪指触底反弹翻红,海通证券一度涨停;另外,电力&电网概念一度大涨。机器人、CRO、船舶制造、航天航空等板块跌幅较大。市场量能明显放大,主要是地产&金融板块放量所致,直接的导火索是两条传闻:一是国泰君安与海通证券合并的传闻(海通证券方面已辟谣);二是降息降准的预期,上证报6月14日头版文章称“降准降息均有空间”。

展望后市:近期市场情绪有所修复,但要想全面反弹,还需要更多的利好刺激。6月17日,央行将宣布6月MLF利率,若能降息,或将刺激市场反弹;或未能兑现,市场大概率延续指数震荡整理、热点分化轮动的风格。

方向:证券行业。2024陆家嘴论坛将于6月19日至20日在上海举行,证监会将在论坛期间发布资本市场相关政策举措,或将提振市场信心、利好“市场风向标”的证券行业。

03

市场热点

5月金融数据“好坏参半”

关注降息预期

据央行网站,日前央行发布2024年5月金融统计数据报告,数据显示,今年前5个月,人民币贷款增加11.14万亿元(前值10.19万亿);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14.8万亿元(12.73万亿)。5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301.85万亿元,同比增长7%。整体看,5月金融数据“好坏参半”,经济改善的积极信号有限。

“好”的方面,在于政府债放量带动社融增速走强。受专项债发行后置影响,5月政府债发行同比多增6682亿元,一定程度助于稳定市场对经济增长的预期。

“弱”的方面,仍在信贷总量和结构。居民方面,新增融资偏弱,5月仅为757亿元,同比少增2915亿元,短贷和中长贷均显著回落,反映出居民消费和购房需求的疲软;企业方面,短贷、中长贷明显少增,其中票据融资明显放量,银行“冲量”特征显著。

此外,M1与M2同比增速进一步走弱,部分受金融数据“挤水分”影响(存款继续流向理财产品、债券基金等,影响了传统的存款增长),加上实体经济融资需求偏弱,导致信贷扩张的步伐减慢,货币的派生能力相应减弱。

展望后市,预计这种影响在未来一段时间仍可能持续,为对冲实体经济融资需求不足,仍需稳增长政策进一步发力,市场普遍预计降息必要性增强,一方面降低融资成本,激发信贷需求的增长;另一方面,上下游价格分化(原材料涨价,生活资料环比下跌),尤其是CPI的疲软也是支撑降息的重要逻辑,关注三季度的降息窗口。

具体到A股市场,据媒体报道,虽然信贷规模总量减少,但经济增长重点领域信贷规模保持高增,比如高新技术、专精特新、科技中小企业贷款余额分别同比增长11.6%、15.9%、19.2%,或助于科技股风险偏好的进一步改善,留意受政策支持的半导体板块及受益于AI渗透率提升的消费电子领域。

根据市场公开资料显示,相关概念股包括:源杰科技、立讯精密、蓝思科技、寒武纪-U等。

银行的高股息、券业并购重组、险资举牌

震荡市下大金融更“亮眼”

据财联社消息,常熟银行6月13日公布的最新机构调研记录显示,国家外管局(外储)、国家外汇储备司同时现身,调研时间为5月7日下午。两家机构共同调研同一家上市公司属于首次,调研银行类上市公司也是首次。

长期资本一直关注银行等金融股。年内已有至少15家上市银行明确要进行“中期分红”;而包括2023年度分红在内,约有超5200亿元的分红待公布落地实施时间。而今年前五个月,A股银行板块累计涨幅接近20%,在30个中信一级行业中排名第一。

这在短期市场陷入震荡的现实环境下,类似大金融这样的“高股息”品种的“安全性”变得更加有性价比。

也难怪,北向资金5月累积加仓前10的“金股”当中,有三家银行、一家大金融(宁波银行、江苏银行、浦发银行和中国平安)。

而上证50指数则调入交通银行、邮储银行两家银行股。

与银行股的高光相对应,在“新国九条”的推动下,监管层强调“长牙带刺、零容忍、保护投资人利益”,而市场环境改善、上市公司质量“动态提升”等制度建设,长期看是需要“高质量的中介机构”来维系的,也因此,高层反复强调要“建一流投行”,券业并购重组再提速。虽然“两家总部都位于上海”的大券商再次否认了“合并”传闻,但浙商证券收购国都证券是实实在在推进的。

与此同时,险资加大对资本市场的配置也提速。日前,赣粤高速公告称,“长城人寿”增持公司股权,持股比例增至5.0001%。

这已经是长城人寿今年第五次举牌,也是险资的第六次举牌。除长城人寿的五次之外,年初紫金财险举牌“华光环能”。

具体到A股市场,在政策面更多强调“耐心资本”,而更多“风险股”退市的背景下,以“稳健业绩、分红慷慨”的银行,以及更多发挥“中介力量”的券商,和“长期投资人”角色的保险等大金融自然会获得更多关注。

根据市场公开资料显示,相关概念股包括:海通证券、江苏银行、招商银行、中国人寿等。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