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乡村里别样的“第二课堂”

媒体滚动

关注

本报讯 (张蕊)今年以来,丰南区东田庄镇谷庄子村“第二课堂”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和农家书屋,以村校联建为抓手,统筹村委会和学校资源力量,为孩子们的学习成长打造了一方沃土,让他们在兴趣活动、特长培养、综合实践中得到全面发展。

“三结合”教育联动,提升青少年素质。谷庄子村和周边中小学校协调配合,各尽其职,强化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联动教育,努力提升青少年素质。学校发挥育人主渠道作用,由谷庄子三小等周边学校的老师担任“第二课堂”教师,制定了内容丰富的课程表,丰富孩子们校外生活的同时促进其全面发展;开展家庭教育,配合学校、妇联、民政部门开办家长学校,普及科学的家庭教育理念和知识,帮助解决家庭教育中的难点问题,提升家长教育培养子女的能力和水平;开展社会教育,重点以道德讲堂为切入点,由村内的老党员、老教师到“第二课堂”定期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孝道教育等,营造良好的村风、民风,为青少年提供健康的成长环境。

名人公益联建,共享服务设施。出生在谷庄子村的现任河北省作家协会主席、知名作家关仁山,多年来一直关心关注着家乡的发展建设和孩子们的成长,依托谷庄子村农家书屋,成立了关仁山文学艺术工作室,热心捐赠了由其亲自创作的书法绘画作品10余幅及其创作的文学著作百余册。热心村内公益事业的宫秀东大姐义务担任起村里“农家书屋”管理员,她把农家书屋5000余册图书进行整理归类、登记造册,每天定时向村民、学生开放,并做好图书借阅登记工作。

结对关爱联帮,促进社会和谐。镇、村、校密切配合共同关爱青少年弱势和特殊群体,镇包片领导、包村干部与村内2名困境青少年开展了结对帮扶,帮思想、帮教育、帮学习、帮生活等。

“第二课堂”的设立,不仅整合了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农家书屋、妇女儿童之家等村委会资源,同时还使孩子们的校内课业与校外拓展实现了“无缝衔接”,学校在职教师、村内老教师、老党员共同开展帮教活动,在学校与家庭之间,搭建了沟通桥梁,畅通了教育渠道,对青少年的培养形成了全方位、立体式新格局。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