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A股五大险企保费增速持续提升 前5个月累计收入同比增长2.19%

证券日报之声

关注
日k线图

日k线图

  本报记者 冷翠华

截至6月16日,A股五大险企今年前5个月保费(原保险保费,下同)收入全部出炉。据《证券日报》记者统计,前5个月,A股五大险企共取得保费收入约14563.6亿元,同比增长2.19%。同时,从年内A股五大险企各月度累计保费同比增速来看,呈持续改善之势。

从上市险企不同业务来看,财产险整体增长较为平稳,人身险业务呈分化状态。与此同时,业内对人身险公司压降负债端刚性成本的预期越来越强。

保费收入“四升一降”

前5个月,A股五大险企保费收入同比呈现“四升一降”态势。具体来看,中国人寿保费收入为4157亿元,同比增长4.29%;中国平安保费收入为3997.6亿元,同比增长3.38%;中国人保保费收入为3481.2亿元,同比增长1.96%;中国太保保费收入为2142.14亿元,同比增长1.87%;新华保险保费收入为785.7亿元,同比下降10.94%。

纵向来看,今年A股五大险企各月度累计保费合计同比增速持续回暖,今年1月份、前2个月、前3个月、前4个月,以及前5个月,A股五大险企的累计保费收入同比增幅分别为-2.58%、-1.38%、0.96%、1.5%以及2.19%。由此可见,从负债端来看,A股五大险企保费收入呈现持续向好的态势。

对此,中央财经大学中国精算科技实验室主任陈辉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今年,A股五大险企各月度累计保费增速持续改善,主要是受人身险业务的影响。今年1月份,人身险业务受银保渠道“报行合一”和监管要求险企不得大幅提前预收保费的影响较大,保费同比明显下降。此后,随着政策影响的逐渐消化,上市险企积极调整市场和产品策略,人身险保费同比降幅逐渐收窄,直至前4个月累计保费同比“转正”,为0.17%;前5个月累计保费同比增速进一步提升至1.1%。

人身险降成本预期增强

在A股五大险企中,中国人寿和新华保险只经营人身险业务,其他3家皆为集团上市,旗下既有人身险业务也有财产险业务。整体来看,财险业务保持稳健增长,人身险业务整体变化较大,且险企间分化也较大。

从财产险业务来看,前5个月,太保产险、平安产险和人保财险继续保持全面上涨。其中,太保产险保费同比增长7.64%,位居财险“老三家”之首位。从人身险业务来看,中国人寿、平安人寿保费同比上涨,新华保险、人保寿险和太保寿险保费收入同比下降,整体呈“两升三降”态势。

国信证券非银金融分析师孔祥认为,前5个月,人身险延续复苏态势,压降负债端刚性成本。今年,各上市险企积极调整产品形态,分红险、增额终身寿险等产品引领保费增速;叠加银保渠道的逐步复苏,其渠道产品及平台优势仍具有一定竞争力。受益于改革成果的持续兑现及人身险龙头优势,中国人寿前5个月累计保费收入同比增长4.2%,位于A股险企首位。

在保费收入持续向好的同时,近期,人身险行业面临的成本压力被业内频繁提及。目前,已经有部分险企拟于6月底下架预定利率为3.0%的增额终身寿险产品,并将于7月1日上市预定利率2.75%的增额终身寿险产品。

华创证券金融业首席分析师徐康认为,当前,“报行合一”等政策的影响逐步减弱,新一轮负债端压降成本政策或趋近。去年5月份到7月份人身险业保费基数较高,对今年的保费增长形成一定压力,在此背景下,不排除销售端主动引导需求的可能性,短期内能够部分抵消高基数影响。在长期利率低位震荡背景下,仍需关注各家险企负债端成本压力与经营稳定性。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