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AH溢价指数已回升 吸引内资南下港股

市场资讯

关注

来源 财联社

港股大盘上周继续调整,全周下跌2.3%,收报17,941点。恒生科指全周下跌1.7%,收报3,707点。大市日均成交金额减少10.8%至1,196亿港元,反映资金并没有因6月FOMC后美债利率下行而加速流入港股,仍以观望中国基本面数据为主。

港股通全周流入269.6亿港元,继续支撑港股。当前AH溢价指数已回升至2020年以来52.8%分位数的位置,吸引内资南下。

美元指数报105.5,创超过一个月以来新高,美联储保持定力,叠加日本央行议息结果不及预期,均推动美元指数向上,使得大宗商品及港股仍受承压。

恒生指数预测24年每股盈利创今年3月底以来最高,盈利预测在过去一周被上修了1.2%,关注上修的持续性。当前恒指的风险溢价回升至七年来65.6%分位数的位置,也回归滚动两年的平均值水平,值博率已明显提高。

中泰国际表示,恒生指数在17,500点会有较大支持,短期对资源及航运股谨慎,看多半导体、消费电子、食品饮料、体育用品。另外,股价持续调整的内银股及有回购支撑的互联网可趁机吸纳。能源、电讯、公用事业仍然是核心持仓。

地产政策方面,近日中国人民银行在济南召开保障性住房再贷款工作推进会,明确要着力推动保障性住房再贷款政策落地见效,加快推动存量商品房去库存。

中泰国际认为,会议重申中央去库存的决心,以达致“市场+保障”住房供应体系目标。多地收储平台表示,未来将加快商品房的收储动作,不仅限于国企,民营房企也将纳入收储范围,有助于提振房地产行业信心。预计后续政府收储政策会在总结先前试点经验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政策细则,并加快因城施策推进。

中国5月金融数据显示市场主体缺乏借贷需求,经济活力不足,消费品以旧换新及工业品设备更新政策的效用仍有待观察。5月人民币贷款同比少增4,100亿元,其中居民短期及中长期贷款已连续四个月同比少增,收入预期偏低压制了居民消费及买房的意愿。

企业以票据融资冲量,显示实际的信贷需求不足,企业中长期贷款连续三个月同比少增,下游消费需求疲弱,导致企业盈利恢复面临压力,进而导致企业借贷扩产的意愿不高。5月M1同比下降4.2%,再创历史新低,M1-M2负剪刀差扩大至11.2%,显示资金仍有空转现象,货币传导不顺畅。

重点板块方面,上周恒生医疗保健指数下跌0.41%,跌幅较恒指小1.9个百分点。主要企业中,信达生物在2024年欧洲肿瘤内科学会(ESMO)六月全体大会上口头报告全球首创的PD-1/IL-2α-bias双特异性抗体融合蛋白IBI363治疗多种晚期实体瘤的Ia/Ib期研究临床数据。IBI363表现出良好的安全性及跨瘤种治疗潜力,在非小细胞肺癌和黑色素瘤治疗中表现出较好疗效。

信达生物还将在6月23日的美国糖尿病大会中以重磅进展口头报告和壁报形式汇报GCGR/GLP-1R双靶点糖尿病+减肥药玛仕度肽的研究数据。根据路透社4月底报道的美国FDA信息,全球最受欢迎的GLP-1药物司美格鲁肽供应仍然不足,因此我们预计玛仕度肽的临床数据将受资本市场关注。

上周汽车行业受到欧盟向中国制电动车征收额外关税的影响,板块波动较大。我们认为短期内市场已经消化有关讯息,后续投资者的注意力将回归企业每月销量。小米(1810 HK)指出SU7销量稳定增长,本月交付有望超过一万台,我们认为小米汽车有望成为汽车行业的扰动者。

商务部发布端午节期间消费情况,中国重点零售和餐饮企业销售额同比增长9.8%;重点监测零售企业家电、家居、通讯器材销售额分别同比增长11.7%、17.7%和35.5%。投资者关注销费市场火热情况能否延续至节假日后,上周零售消费板块表现平稳。

上周主要光伏大会SNEC在上海举行。会议期间,不同企业包括协鑫科技(3800 HK)、隆基绿能(601012 CH)、天合光能(688599 CH)、通威股份(600438 CH)等公布新产品及服务,间接提振上周四/五光伏板块股价。但是大致无助改变近期光伏产品价格下跌的趋势。

虚拟资产方面,受预计高息持续影响,上周比特币价格技术调整约3.5%,虚拟资产ETF例如嘉实比特币(3439 HK)、华夏比特币(3042 HK)、博时比特币(3008 HK)也跟随下跌。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