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三明:迅速恢复农业生产

福建日报

关注

近日持续暴雨,三明市农作物受灾,造成经济损失。当前,三明市党员干部下沉一线,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当地农业生产正有序恢复。

连日来,受持续暴雨洪涝灾害影响,泰宁县部分乡镇水稻、蔬菜、水果、养殖场等受到不同程度影响。“连续暴雨让我的农庄遭受很大的损失,农技人员和乡、村两级党员干部的到来让我看到了希望。”16日,在泰宁县梅口乡广兴洲休闲农庄,肖顺安拉着梅口乡农技人员吴玉善和谢家坪村党支部书记汤文娟的手,连连感谢。

肖顺安告诉记者,眼看着农场内的葡萄下个月就要成熟上市了,没想到会遇到洪涝灾害。此次洪涝,他的农庄直接经济损失100余万元。

“首先要及时清理疏通排水沟渠,排出葡萄大棚内的积水和清除淤泥,降低土壤湿度,恢复土壤的通透性,促进根系的恢复生长。等天气好转后,进行晾晒、翻杀、复壮、重建以及病虫害防治等工作。”吴玉善话音刚落,汤文娟就带着党员干部行动起来。大家挥动着手中的铁锹,铲淤泥、清沟渠,协助肖顺安完成通沟、清淤工作。

截至记者发稿,泰宁县农林牧渔业受灾面积3.9万亩。为了让受灾户得到及时有效的针对性指导,泰宁县农业农村局组织5支应急抢险与灾后重建技术队伍,分组深入田间地头、养殖场(户)等农业生产一线,开展技术服务,认真检查场地安全、疏通排水系统,详细解读清沟沥水、查苗补苗、施肥等应对措施,落实设施检修、环境消杀,预防疫病发生,最大程度减少灾后经济损失。

“要是没有万坊合作社帮我把谷种育下去,我会损失1万多元。再算上晚育秧、大田减产等,损失会达到3万多元。”14日,将乐县古镛镇和平村,看到自己200多盘秧盘都播下了良种,李泽勤舒了一口气。

李泽勤是将乐县和平农机专业合作社的负责人,今年他流转110多亩耕地打算分批分期进行晚稻种植。

天公不作美。6月13日将乐县境内普降暴雨,古镛镇雨量达90毫米以上。山洪冲进了李泽勤的育秧大棚,30亩育秧基质和晚稻种子被冲毁。担心无法按时播种育秧,李泽勤心急如焚,敲响了将乐县农业机械化发展中心副主任张美珍的大门。

接到求助,将乐县农业机械化发展中心迅速与万坊农业机械服务专业合作社进行对接,协调备料、备种等工作,及时安排水稻工厂化育秧流水线,解了李泽勤的燃眉之急。

截至记者发稿,将乐县已投入农机应急作业机具10台套,为100多户受灾农户抢播烟后播种2000多亩。

据了解,三明市已组织620人次农技干部深入一线分类指导企业、种植和养殖大户等,对风险点和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治理。全市共清理排水沟45条、加固鱼塘17个、加固圈舍16个、加固大棚5个。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