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为养老钱扎紧“安全绳”

昆明日报掌上春城

关注

□ 弘 凯

如果养老钱“跑冒滴漏”,老有所养就大打折扣。近年来,一些不法分子和个别机构盯上老年人的 “钱袋子”,认为这是一块“肥肉”,大有文章可做。电信诈骗自不必说,一些“打擦边球”的服务机构,以养老服务为幌子,以办理贵宾卡、会员卡、预付卡等方式,承诺还本付息或给予高额回报等形式,将商事行为异化为非法集资,变相地“薅”取养老钱。

媒体公开报道,一些养老机构出于迅速回笼资金、增加客户黏性等原因,采取预收费模式运营,在收取大额费用后,就“爆雷”不断,导致不能按合同履行义务,或者出现资金链断裂破产倒闭等情况。更有甚者,直接“跑路”,玩“人间蒸发”,严重损害老年人的合法权益。

日前,民政部等七部门就加强养老机构预收费监管出台文件,将养老服务费、押金和会员费全口径纳入监管,并实行差异化管理。此外,对养老机构预收费管理等作出明确规定。相关部门还将对养老服务费进行专项检查、抽查审计、风险监测等监管方式;在日常监管的基础上,对押金、会员费采取银行存管和风险保证金方式管理,充分发挥金融机构前哨作用,随时发出“预警”信息。

专家表示,新规对养老服务领域中容易引发纠纷的问题作了详细规定,具有较强可操作性,对进一步守好老百姓的养老钱将起到积极作用。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