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京和携手 医疗援疆结硕果

北京日报

关注

本报讯(通讯员 李敬福 记者 王瑶琦 柴嵘)近日,北京市第十一批援疆医疗队第一期54名援疆医生圆满完成医疗援疆任务,自新疆和田地区返京。至此,北京医疗援疆已走过28年历程,在和田地区共开展专家门诊19万余人次,填补100多项技术空白,使当地患者就近享受到首都高水平医疗服务。

“一般的医生可能没能力接诊,北京医生的高超医术、医者仁心令我敬佩和感动。”患者刘春梅说,不久前她突发过敏性紫癜,紧急到昆玉市人民医院治疗。尽管当时已是深夜23时,北京援疆医生毫不犹豫、立即接诊。医生为刘春梅开出五服中药后,过敏性紫癜逐渐治愈。

28年来,北京援疆医生在和田地区共开展专家门诊19万余人次、手术2.8万余例。当地各医院诊疗量明显增长,更多患者选择就近就医。以昆玉市人民医院为例,在北京援疆医生的帮助下,2023年该院中医科门诊就诊患者超过1.1万人次,较2022年增长约72%。

昌平区中医医院治未病科副主任医师贺保卫是北京市第十一批援疆医疗队医生。在他的带领下,昆玉市人民医院中医科成立了康复病区,设有20张床位。同时,贺保卫所在的十四师医疗团队还经常到四十七团等基层义诊,总诊疗量近3000人次,把服务从医院延伸到患者居住地,送到了患者家门口。

在日常诊疗中,贺保卫还主动发挥“传、帮、带、教”作用,手把手示范讲解,提升当地医务人员的临床业务能力。“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培养一批青年医生,从根本上提高当地医疗水平,可以造福更多患者。”他说。

援疆一年期满,贺保卫原本可以返回北京工作,但当地百姓寄来多封联名信,热情挽留贺保卫。为此,他决定留下来再干一年。贺保卫只是北京援疆医生的一个缩影,28年来,北京卫健系统共选派857名援疆干部、医疗人才,涵盖多个临床医学和公共卫生学科。一批批援疆队员发挥首都医疗技术优势,把先进理念和技术带入新疆,帮助当地医院新建科室,填补了100多项医疗技术空白。

此外,市卫健委在新疆和田地区持续开展“母婴向未来”工程,从妇幼健康规划、机构体系建设、人才培养、医疗技术等方面开展系统性帮扶,提升孕产妇和婴幼儿的健康水平。

宣武医院妇产科副主任医师、第十一批援疆医疗队医生杨咏梅介绍,第十一批第一期援疆医生帮扶一年来,共帮助受援单位和田地区妇幼保健院分娩152个新生儿,无一例孕产妇及新生儿死亡。该院剖宫产率、产后出血率和新生儿窒息率远低于地区平均水平,较往年大幅改善。

自2020年实施“母婴向未来”工程以来,北京援疆医生共为9300对新婚夫妇和5050名孕妇免费开展婚前检查和产前筛查;近一年来,为400余名缺铁性贫血儿童无偿捐赠铁剂补服药品9000盒,帮助当地实现阶段性消除贫血。下一步,北京援疆指挥部还将在和田地区妇幼保健院援建危重孕产妇抢救及新生儿复苏培训基地。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