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让“幸福河湖”建设成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镇江日报

关注

朱浩

6月11日,省总河长会议召开,分析全省河湖治理面临的新形势、新情况,进一步部署推进河湖长制工作。省委书记、省总河长信长星强调,河湖长制就是责任制,关键要在“制”上做文章、在“治”上见实效。

深化河湖长制重大改革,是解决复杂水问题、保障国家水安全的有效举措。镇江依水而建、缘水而兴,水文化遗产资源丰富,有文献记载的治水活动就有2200多年历史。近年来,我市围绕“打造幸福河湖,建设美丽镇江”目标,以强有力的措施推动河湖长制各项工作见真章、出成效,让“幸福河湖”建设成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责任落实、措施落地是打好河湖管理攻坚战的关键。我市通过建立健全河湖长制等制度,充分发挥河湖长统领、部门协同、上下联动、全民参与的多元管护治水机制,因势而谋,创新思路,打通河湖治理中的“神经末梢”。全市1491名河湖长上岗守水、携手治水,合力守护3993条河道;成立幸福河湖专项智库,来自省内外各领域的32名专家学者为幸福河湖建设集聚更多智力支撑;弘扬水文化,讲好水故事,让水文化“流”入每个市民的心里,真正把河湖长制制度优势转化为“看得见、摸得着”的生态美丽河湖环境。

河湖问题复杂多样,关键要强化科技引领 ,提升河湖治理成效。我市探索利用视频实时监控、无人机巡查、卫星遥感监测等数字化、智能化手段,拓宽河湖长履职渠道,助力河湖长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解决问题,为河湖水质长期稳定向好提供专业的技术支撑与保障,有力推动河湖生态高质量发展。

一条水系,一道风景;一项水利工程,一座护卫民生的堡垒。在齐抓共管、多措并举的河湖长管理机制下,我市多条河道高“颜值”在线,成为河道综合治理的样板。去年,全市新增119条幸福样板河湖,新增农村生态河道162公里,全市10个国考断面和35个省考断面优Ⅲ比例均为100%,并列全省第一,高质量发展考核Ⅱ类地区排名第一;其中,北山水库成为全省首家获得国家级水利标准化管理工程殊荣的中型水库。人水和谐的全新河湖生态图景正浸润着我市百姓的和美生活。

成绩固然可喜,但也应清楚地看到,河湖保护治理是一项长期工程,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有效管好、用好、保护好水资源,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还需在严格落实各项河湖长制工作制度、持续强化协同共治水平、聚力攻坚系统治水能力等方面持续发力,为维护河湖生态环境、实现河湖功能永续利用提供坚实保障。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