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为创业投资和私募投资“点一把火”

媒体滚动

关注

转自:中国经济时报

本报记者 刘慧

2024年6月,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促进创业投资高质量发展的政策举措,并指出,要积极营造支持创业投资发展的良好生态。中国证监会也一直表示,要引导创业投资和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持续健康发展。发展创业投资和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关键有哪些?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的多位业内人士表示,宏观上要建立起对中国经济发展的信心,资本市场的活跃度很重要。此外,明确政府性基金和市场化基金的定位和职责,实现协同发展和资源优化配置。从政策支持、市场环境、投资策略和风险管理等多个方面着手,发挥创业投资投早、投小和投硬科技的作用。

资本市场活跃度对创投和私募基金发展很重要

孔红满作为国内最早一批做创业投资基金的投资人,从业已有20余年。他对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表示,从微观上看,创投基金是否能发展良好,关键要看管理能力和投资能力。特别是在早期投资、硬科技投资领域,除了金融、法律等方面的风控能力外,投资团队的专业能力、产业分析能力至关重要。从宏观上看,国家应切实地重视经济发展,加大对民营经济的支持力度,提振中国经济发展的信心,让创业者有干劲、投资人有热情。同时,坚持资本市场往正确的方向改革。目前,中国的创业投资主要通过在资本市场退出获得回报,而非通过并购退出。早期投资和硬科技投资本身就面临困难大、成功率低、周期长的困境,如果资本市场更活跃,投资人的退出渠道更畅通,退出后回报更可期,创投行业也会进一步活跃起来,创业者可获得更多的融资机会,从而促进创新创业的整体发展。

“证监会数据显示,注册制改革以来,近九成的科创板上市公司和六成的创业板上市公司获得过私募基金支持。可见,资本市场是支持科技金融的主要机制。”天津远津绿洲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副董事长陈四汝对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表示,应积极落实《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条例》,有序增加股权投资和创业投资份额转让试点地区。鼓励基金份额转让,延长创投基金税收优惠期限,通过长周期考核机制,优化税收、会计核算等配套制度,提升创投机构投资行为的稳定性,吸引更多国内民间资本充当耐心资本。从国际经验来看,创投资本本质上是耐心资本、长期资本,资金来源主要是养老金等保险资金、大学捐赠基金、家族财富及其他合法渠道募集而来的市场化资金。而当下长期资金来源是制约创投发展的关键问题。

实现政府基金、市场化基金、企业的多方面共赢

国务院常务会议还提出,支持专业性机构的发展,处理好政府性基金与市场化基金之间的关系。

招商基金研究部首席经济学家李湛对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表示,国家相关部门可从多方面支持专业性机构发展。一是细化监管规则。根据创业投资的特点,实施差异化监管,为专业性机构提供更加灵活的发展空间。进一步细化创投基金相应的税收优惠政策,为专业性机构减轻负担。二是建立合作机制。搭建政府与市场化基金的合作桥梁,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共同推动创业投资的发展。推动建立和完善创业投资服务体系,为专业性机构提供全方位的服务支持,包括政策咨询、市场分析等。三是建立利润与风险分担机制。搭建灵活适度的股权投资架构与利润共享框架,既要充分发挥好政府引导基金、财政补贴等撬动社会投资作用,又要在政府、金融机构、创业投资机构、创业者等多方之间建立起风险分担机制,推动创业企业实现健康有序发展。四是鼓励机构专业化发展。鼓励和支持专业性机构进行行业前瞻性、技术路线可行性研究,避免盲目投资、跟风投资,提高其投资决策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北京闻名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对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表示,支持专业性机构发展是一项从政策基础到产业支持,以及后续服务的系统性工程,专业性机构是以政策基础为准则,伴随市场和整个产业链而成长和发展的。市场准入细则应不断完善,建立差异化监管措施并提高持续动态调整水平。建立高层次的专业性机构与产业和监管部门沟通的顺畅机制,提高专业性机构的政策和产业敏感度,以更好配合国家新质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形成专业性机构的核心竞争力。在退出环节应注重税收的优惠政策,这样才能更好支持专业性机构“募投管退”环节的畅通,实现良性循环发展壮大。

如何处理好政府性基金与市场化基金之间的关系?李湛表示,应明确政府性基金和市场化基金的定位和职责,实现协同发展和资源优化配置。政府性基金以促进企业发展带动产业发展为首要目标,适当降低盈利性要求,以长期可持续投资为底线,注重发挥吸引社会投资的撬动作用。市场化基金基于专业、独立判断,寻找具有较大潜力和可行性的优质创业企业,在实现收益与风险基本匹配的前提下按照市场化原则运作。

北京闻名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政府性基金和市场化基金之间本身并无矛盾,从发展壮大国有资产的角度和追求基金资产保值增值的目标上具有一致性,政府性基金作为政府部门投资的重要出口,在投资安全性、收益性、流动性的均衡上要求与市场化基金略有差异,实践中由政府成立母基金并招募市场化基金管理人作为子基金管理人对外投资的做法很普遍。政府性基金可以有效利用市场化基金灵活的机制和敏锐的市场嗅觉协助完成其基金职能,实现招商、税收、就业等方面的诉求;市场化基金应当“拥抱”政府基金,在政府信用和资金实力的基础上更好挖掘和培育核心资产优质标的,与政府基金合力实现地区产业经济发展,最终实现政府基金、市场化基金、企业的多方面共赢。

从政策支持等多方面发挥创业投资作用

如何充分发挥创业投资投早、投小、投硬科技作用?李湛认为,要从政策支持、市场环境、投资策略和风险管理等多个方面着手。

一是加强政策引导与激励。政府制定完善相关政策,如通过税收减免、财政补贴、政府引导基金共同参与等方式,降低投资风险、提高投资回报,鼓励创业投资机构关注早期和小型科技企业。发挥政府引导基金作用,为具有较强战略意义但难以吸引市场化投资的重点领域、重点行业的早期和小型科技企业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二是优化市场环境建设。着力营造有利于早期和小型科技企业发展的市场环境,简化相关企业注册和运营流程,降低市场行政性准入门槛。加强对创业投资机构的风险投资教育,如以培训、研讨会等形式分享成功案例和经验教训,提高其对早期和小型科技企业投资的认识和能力。三是推动投资机构加强专业能力建设,提升投资能力。鼓励创业投资机构提升行业趋势等研究能力与企业成长性评估能力,制定合理的投资策略,注重对早期和小型科技企业的长期价值投资。推动创业投资机构整合各种资源,包括技术、人才、市场渠道等,以投资者身份为早期和小型科技企业提供适当支持。推动创投机构建立科学的风险评估和管理体系,合理分散投资风险,并对创业投资的效果进行定期跟踪和评估。四是丰富早期退出机制。发达国家创业投资以IPO为最终退出方式并非主流,要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为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提供有序退出渠道,如并购、股权转让等。

北京闻名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创业投资基金投早、投小、投硬科技是使命必然,企业在前期发展过程中尤其需要资金和资源的支持,但投资这类企业面临着较高风险。应鼓励政府性基金从资金和政策上起到参与和引导作用,鼓励市场化创业投资基金发挥优势参与该项工作;以高校和科研院所等前沿机构为重要阵地,健全政府、项目、基金更加流畅的沟通机制,提高投资运转效率及各方配合能力,帮助企业快速跨越成长障碍;对于创业投资基金在监管上赋予更灵活的措施,投早、投小、投硬科技的退出则施行更优惠的税收政策。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