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教师救人致上课迟到被罚 生命面前理当诸事退让

羊城晚报

关注

□罗志华

近日,南方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公布的一起查处通报,引起网友热议。其中提到,今年5月10日《Pediatrics》课程上课前,授课的俞莉老师发现其科室的患儿病情危重,疑似脑出血,遂留下来紧急处理,导致未能及时赶到教室。学校认定此事件为教学差错,扣发俞莉5月奖金2000元,在全院通报批评,取消俞莉本年度评优评先资格。6月16日,南方医科大学官微发布情况说明称,学校已关注到有关网络信息,正在向相关单位了解核实情况,后续将跟进处理。(6月16日光明网)

大学教师不注重基础教学,把教学之外的科研、学术活动等工作看得更重,这是普遍现象。为此,很多院校推出了一些针对性的治理措施,比如规定教师必须完成一定的教学课时,否则就要受到相应惩戒等。假如单纯站在督促大学教师重视基础教学工作的角度来看待此事,院方对这位教师的处罚有合理之处。

并且,与其他院校相比,医学院校的教师多了一项更重要的任务——负责一定数量的临床诊疗工作,他们兼具医生和教师的双重身份,因此会显得更加忙碌,教学与诊疗的天平也更容易失衡。医学院校为了避免教师远离基础教学,采取一些措施是可以理解的。更何况医科生的学习任务很重,教师让一个班的学生等待较长时间,对学生也缺乏尊重。

然而,生命大于一切,在生命面前理当诸事退让。从现有信息看,俞莉分管的患儿病情危重,随时可能发生病情变化,死亡风险高,她留下来抢救患儿不仅有必要,而且是尊重生命的一种体现。此外,在抢救患者的紧要关头,医生心无旁骛,会忘记时间和后面的工作。因此,假如患儿当时的情况的确十分危重,俞莉的做法就没什么不妥,对她的处理有过当之嫌。

虽然俞莉迟到有合适的理由,但事情未必不能做得更好。医科大学的附属医院人才济济,此次抢救是否缺少俞莉不可?假如俞莉在技术上并非不可替代,但替代者没有及时补位,则说明在医生排班、教学与医疗衔接等方面存在不合理。此外,即使俞莉只能留下来抢救患儿,科室其他人员也应该迅速汇报情况,以便及时调课或请其他教师代课。大学教师难免临时有事,但应变规则和程序不能缺失。

包括教学在内的任何事都要让位于生命,重视生命者应该得到善待,这是民众最朴素的观点,也是这起事件引发广泛关注的主要原因。应让救人者在更大范围内被免责,包括一些规章制度要为之让步,方能体现出对生命的基本尊重。同样不可忽视的是,医疗与教学都很重要,天平不能向任何一端过度倾斜,如何保持两者的均衡,怎么让相关约束更经得起质疑等,这些问题,也值得社会深入思考。

(作者是医疗界人士)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