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浙江支持历史经典产业高质量发展

媒体滚动

关注

转自:农民日报

本报讯(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朱海洋 见习记者 方堃)近日,浙江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了一系列新政策和行动方案,旨在推动历史经典产业高水平传承和高质量发展。浙江的历史经典产业,由此将迎来新机遇。

浙江历史经典产业亮点纷呈:茶叶出口量居全国第一,丝绸营收占全国一半,黄酒产量占全国2/3,东阳木雕、黄杨木雕占中国“四大木雕”两席,龙泉青瓷成为全球唯一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陶瓷类项目,中药材资源达2300多种……这些产业都具有重要影响力。一直以来,浙江高度重视历史经典产业发展,积极推动传承创新与再创辉煌。

今年6月,《浙江省历史经典产业高水平传承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举措》和《浙江省历史经典产业传承创新发展行动方案》相继出台,提出到2027年,基本建成历史经典产业创新发展高地、文化传承高地、品牌荟聚高地、人才集聚高地“四块高地”,并集中推出一系列具体举措,包括原料供给、创新引领、主体培育、融合发展、人才接续、交流合作和宣传推广等。

值得一提的是,在推动历史经典产业发展的同时,浙江也注重其与乡村振兴战略深度结合。以茶叶、中药材、蚕桑等浙江农业领域历史经典产业为例,浙江明确,将从拉长产业链、增强科技范、推动品牌化、育好“新农人”4个方面发力,按照“一个链条、一名链长、一套政策、一支团队”要求,重点打造22条农业领域历史经典产业全产业链,并建设“浙南早茶”“浙八味”两个国家级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实现一二三产业联动、农文旅融合、产加销协同。

为了支持历史经典产业的传承发展,浙江还在48所大中专院校开设了19种相关专业,如浙江大学和浙江农林大学的茶学、浙江理工大学的丝绸设计与工程、浙江中医药大学的中药、绍兴文理学院的酿酒工程、中国美术学院和丽水学院的陶瓷艺术设计等,每年向社会输送2800多名毕业生。下一步,根据发展需要,浙江将进一步组织学校凝练专业方向、优化培养方案、完善课程体系、促进产教融合,以提升专业设置与产业的匹配度、契合度。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