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龙头企业引领 做强产业发展“新引擎”

贵阳日报官方微博

关注

转自:贵州日报

朱迪

6月10日上午8点,贵安新区湖潮乡磊庄村林下红托竹荪仿野生示范种植基地,负责人武洁准时钻进林子。

“竹荪喜光但又不能受阳光直射,遮光率和温度湿度都需精准把控。”遮天蔽日的松林里,武洁扒开地膜仔细查看,已有不少竹荪开始“探头”,“这批竹荪预计在7月能实现产出,年销售额初步估算能达100万元。”

跟他同样忙碌的,还有贵州省农业科学院的技术人员李松。为对比不同种植模式下竹荪生长情况,基地此前划分出了2亩的试验地,覆盖不同颜色的覆膜纸,李松主要负责记录观察不同温度湿度对竹荪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不同颜色的覆膜对光照反应不同,我们需要观察在不同温度及湿度环境下菌丝生长状况。”为此,李松每天早中晚对地膜进行数据记录,隔3天查看一次菌丝生长情况,记录研究竹荪对不同温湿度的反应。

基地旁,新搭建的3个林下大棚也已初步成型,几名村民忙着择棒、摆棒、覆土,只待完成顶部覆盖及通风口的开设,林下大棚种植实验也将正式开启。

“做了这么多尝试,我们的目的是优选出最适合当地的栽培模式并进行推广,带动更多村民参与这项产业。”谈起发展计划,贵安新区农业现代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袁得见很兴奋。他介绍,公司已依托自身资源打通了后端销售渠道,目前基地只需要做好技术把控及种植。

龙头引领,林下生“金”。磊庄村林下红托竹荪仿野生示范种植基地是由贵安农业现代化公司联合贵阳市菜篮子集团有限公司共同投资,并联合贵州省农科院的技术力量,通过探索林下大棚及自然仿野生多元种植模式,打造的集种植端—技术端—销售端于一体的全产业链标准化示范基地。

“目前,基地已带动了30余名村民就业务工,发放务工费14万余元。”袁得见介绍,除了土地流转费及提供务工岗位外,基地会将每年净利润的5%分红给村集体,带动当地产业发展。

农业龙头企业是引领乡村振兴的主力军。贵安农业现代化公司以做强做优现代特色高效农业为根本,以加快农业“接二连三”农文旅融合发展提质增效为突破口,在新区组织实施“+菜种植”、团餐配送、农产品加工与贸易、惠民超市建设等农业全产业链发展,做好新区建设统筹城乡发展示范区当好“排头兵”和“领头羊”。

在距离磊庄9公里远的贵安综合保税区,由贵安农业现代化公司联合河南卢氏茶叶集团成立的贵州省金黔豫春茶叶有限公司的生产也蓄势待发,项目相关设备安装及装修已全部完成,即将开启试运营。

该项目主要业务是精制茶加工出口业务,产品远销摩洛哥、阿尔及利亚、埃塞俄比亚等国家。项目建成投产,有利于促成贵安综保区茶叶加工产业链横向发展,为贵安新区乃至全省茶产业发展助力。

“我们安装了初制和精制2条生产线,产线基本实现了全自动生产,待产线全部投入投运后,项目产量可达到4万吨。”贵安农业现代化公司党委副书记黄尧林介绍,市场上多以春茶为贵,而金黔豫春生产间精制茶的茶叶原料主要是夏秋茶为主,有助于延长茶叶采摘周期和产业链条,进一步带动茶企增效、茶农增收。

为做好项目生产的供应,贵安农业现代化公司计划在贵安新区布置精品种植茶园,并推动金黔豫春与贵安当地茶场、村寨达成合作,为贵安新区茶产业注入新活力,让这一绿色产业释放长效“红利”。

目前,贵安农业现代化公司依托自身资源优势,在贵安新区谋划实施了包括贵安新区数字化现代高效设施蔬菜产业示范园、马场镇“林卡”辣椒示范种植、高峰镇现代农业综合示范园资产利用等7个项目,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打造引领贵安新区乡村产业发展的“新引擎”。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