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江宁汤山:“三夏”农忙正当时

媒体滚动

关注

□ 郭明峰

眼下正值“三夏”农忙时节,南京市江宁区汤山街道古泉社区、孟塘村等多个村(社区)按照“三夏”工作以及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既定目标任务和时间节点要求快速响应、统筹推进。

阜庄村有高标准农田1200余亩,可种植面积2421亩。作为“老品牌”,村里的南京太和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基于稻田种养结合的有机种植模式,不断探索从一粒稻到一碗安全、放心、好吃大米的生产全过程及其产品的产业链、生态链、价值链有机融合,创建了“种稻人”商标的原生态稻米品牌。今年,合作社研发宁香9号、软玉7276等两个水稻新品种。

正值夏种关键节点,合作社通过种子去杂以及风扬、漂选等措施,及时去除混杂在稻种中的杂草种子;借助农技手段,促进水稻侧深施肥技术应用,提高肥料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实现节本增效。与此同时,运用变量侧深施肥更精准、可有效地提高粮食单产。在现场,机械化运作、技术人员操作随处可见,这个拥有10年深耕的老品牌正焕发“新活力”。

在汤山街道孟墓社区,自去年至今,社区整合3000余亩散田、抛荒地块等闲置土地,积极推进小田变大田建设工作,进一步实现了土地规模化和集约化利用,为现代农业技术的应用和推广提供了便利。在建设过程中,社区不断优化农田基础设施,通过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改善土壤结构、推广节水灌溉等措施,提升农业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自去年10月至今,前期种植小麦1230亩已完成收割,其余地块也将陆续完成夏种水稻工作。高标准农田建设也将吸引更多农业企业和投资者前来投资兴业,进一步推动当地农村经济的发展和繁荣。

坚持农文商体旅融合发展思路,汤山街道将继续唱好“农”字经,围绕汤北户外、龙尚民宿村等乡村消费新场景,积极推进农业农村绿色高质量发展。

在农业生产过程中,汤山街道全力做好农业技术指导服务工作,指导种植户科学开展夏收、夏种、夏管工作。后续还将强化耕种技术,提高粮食综合效益。具体来说,深入开展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行动,提高耕地质量和耕地产出能力;持续推广先进栽培技术和测土配方施肥等主推技术,提高粮食单产;大力推行化肥农药减量增效、有机肥代替化肥等绿色技术,以提高粮食综合效益。同时,做好防灾减灾,保障粮食生产安全性;加强农业自然灾害监测预警和信息报送,做好物资和技术准备,强化技术服务,抓好防汛抗旱工作;做好稻瘟病、纹枯病及稻飞虱等重大病虫害监测防控,及时开展统防统治和联防联控,坚决遏制病虫害发生。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