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规范服务理顺收费,让产妇分娩更加心泰身宁

媒体滚动

关注

转自:千龙网

近日,国家医保局印发《产科类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立项指南(试行)》,将各地原有产科类医疗服务价格项目整合为30项,突出体现医疗技术劳务价值,促进产科平稳运行和发展,同时将“分娩镇痛”“导乐分娩”“亲情陪产”等项目单独立项,此举能够更好适应生育观念转变,促进生育服务提升优化,满足生育服务多元化需求,助力构建生育友好型社会。

当前,一些医院产科的收费项目比较杂乱。以难产接生为例,各地根据不同情形、不同方式,设立了产钳助产、臀位助产、胎头旋转、手取胎盘等多个价格项目,实际上这些项目的服务内容相同或相似。同一个产科服务项目,生头胎的那家医院是一种说法,生二胎的这家医院是另一种说法,既让产妇和家属摸不着头脑,还可能隐藏分解收费、重复收费等问题。

收费项目分得太细太杂,有些项目还名实不符,不仅没办法统一收费和调整价格,而且连话题讨论也可能“说不到一块”,医保智能审核也难以实施,导致基金监管出现漏洞。此外,目前将分娩项目纳入医保的社会呼声很高,但名称与内容没有统一,被纳入者身份含糊,就容易引发争议。

欲行其事,先正其名。只有规范整合产科类价格项目,才能把各地产科医疗服务项目的“方言”变成全国统一的“普通话”,从而化解收费项目杂乱导致的一系列问题。

此外,产科分娩缺乏亲情关怀等,让一些产妇感到很害怕。根据第三方机构调研显示,13%的女性青年存在对怀孕和分娩过程的惧怕心理。很多产妇希望自己生产时,丈夫能够站在身边,但“家属在外面等”是一贯且普遍的做法,让产妇更加没有安全感。只有大力推广“导乐分娩”“亲情陪产”等举措,才能让整个分娩服务过程更富有人情味,并对产妇起到强大的心理支撑作用,这种变化是社会所乐见的。

服务内容不统一、项目不完整,也是推广分娩镇痛的主要阻力。我国于2018开始试点分娩镇痛,分娩镇痛率从最初的不足10%上升到了2022年的53.2%,尽管如此,与西方发达国家普遍高达80%-90%的普及率相比,仍有较大距离。规范分娩镇痛的标准与收费,才能将分娩镇痛作为一个完整的服务项目单独纳入医保,从而再次大幅提升分娩镇痛率,让更多产妇不再被剧烈的疼痛所折磨。

安全是分娩的最低要求,在此基础上,还要显著改善产妇的感受。让产科收费不再“差不多就行”、分娩疼痛不再“忍一忍就好”,让每位产妇都有获得“分娩镇痛”服务的机会,关键点仍是规范服务、理顺收费。产妇在生产时能够做到心泰身宁,不仅女性的生育意愿会大幅提升,而且家庭的和谐程度、社会对医疗服务品质的认可度等,也会水涨船高。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