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科技

【江苏力量·向“新”而行②】激活“钢铁巨人”“大脑”,“参演”《流浪地球2》……你好!人工智能新“同事”

媒体滚动

关注

转自:扬子晚报网

【江苏力量·向“新”而行②】激活“钢铁巨人”“大脑”,“参演”《流浪地球2》……你好!人工智能新“同事”

如何让“钢铁巨人”“大脑”变得更聪明?“缸式”浸没液冷计算机如何在科幻片《流浪地球2》中“本色”出演?人工智能如何协助航空公司节约燃油成本?请随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走进南京这些人工智能企业,揭秘人工智能与我们工作生活息息相关的故事。

曙光信息硅立方液冷数据中心

A、“钢铁巨人”聪明“大脑”咋激活?

a.智能安全帽打造“智慧工人”

“模型拆解!旋转!聚合......”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在江苏金恒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戴上了配有眼镜的智能安全帽,随着指令的发出,记者瞬时可以看见图像执行操作,作业设备相关的 3D模型、运行参数信息仿佛就悬浮在空气中。

这款人工智能安全帽已在南钢上岗,可通过语音直接记录设备信息并生成巡检报告,彻底解放双手。工厂里存在很多危险区域,智能安全帽有越界报警、跌落报警等功能;遇到难题需要请教专家,可拨打视频电话。

人工智能安全帽只是南钢全面应用人工智能技术赋能的一个缩影。走进南钢智慧中心,一块超大屏十分吸睛,数字孪生工厂正在实时展现着26条生产线的状况。智慧中心项目经理乐婷婷介绍道:“通过在车间安装的传感器,收集超过42万个点的数据,将车间整体数字化投射到了管理平台。”

通过分析车间数据,人工智能可以推算出最优的生产调度方案。乐婷婷介绍道,南钢生产原料“火车停时费”的计算精确到分钟,智慧中心实时掌握在途信息,调度紧密衔接,停时费从以前的一年一千多万元降到一年六七百万元。

b.“我的新同事是机器人”

工人们迎来了“新同事”——高炉无人行车、自动焊标牌机器人、智能酸洗机器人、连铸自动加渣机器人、全自动冲击实验机器人、板材切割取样机器人等,在高腐蚀性、高温环境下替代工人。

人工智能让每一位工人都能成为“老师傅”。对于日常的设备维护和故障排除工作,工人通过人工智能大模型智能问答系统可以获得指导和建议。

近期,智能金相实验系统上线。多部工业相机用“火眼金睛”检测钢板产品表面缺陷,取代过去的人工肉眼抽检。

公司副总经理李井先在接受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采访时说,公司研发承建的南钢智慧运营中心助力南钢提升生产稳定性20%以上,降低工序能耗3%以上,降低质量成本10%以上。公司人工智能大模型已形成了“基础模型+各类应用”的新范式。“公司服务的客户包括南京钢铁、中信泰富特钢等上百家大型企业。”

中科曙光数据治理

B、《流浪地球2》硬核科技源自它!

a.科幻片“节能高手”走进现实

《流浪地球2》中,天空电梯、行星发动机等前沿科技让观众叹为观止。但你知道吗?影片中有一项技术已从理想照进现实——拥有全场最酷科技的“未来航天中心计算机”,由中科曙光“实力派”演员“缸式”浸没液冷计算机“本色”出演。“也就是硅立方液冷数据中心。”曙光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中科曙光南京研究院总裁王海荣介绍。“‘演员’恰好具备几大优点:节能;密度大,算力损失小;密封空间抗外界干扰强。”

王海荣介绍,人工智能的发展靠数据、算法和算力,算力需求增长带来的巨大能耗是人类正在面临的挑战。“中科曙光研发的液冷技术,将计算机核心部件‘泡’在液体里散热,液体在55摄氏度变成气体,38摄氏度变成液体,节省90%以上的能耗,目前年总节电量达2亿度。”目前该创新技术已在全国多城市落地。

b.算力等多重角色助力百行千业

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中科曙光扮演了多重角色:算力提供者、解决问题集成者、行业推动者和生态建设者。

王海荣介绍,重大赛事的天气预报能提前45天,准确预测0.5平方公里、30分钟内的天气情况。“智能调度红绿灯,通过算力决定哪条路要多放行;社保卡丢失后,只需在我的南京APP点一下,新的社保卡就能寄过来。”

由中科曙光承建的江宁城市运营中心,全区各种数据在这里交汇,是接入数据量达18.6亿条的“智慧城市大脑”。“在这里能随时与现场互动调度,全区底层数据都是打通的。”王海荣说。

“新质生产力是一种革命性的技术创新,无论是在算力芯片、算力设备、算力能力方面,都要走自主创新的路。”王海荣介绍,大家携手共同发展,一起为国家的新质生产力提供基础支撑。

记者体验金恒科技智能安全帽

C、数据治理计算也有“电影幕后”?

a.谁倾倒垃圾?人工智能精准认出

当你倾倒垃圾、让渣土车抛撒、把污水偷排至雨水篦子中时,这些违法行为,有可能被24小时“值班”的摄像头采集到,传至后台边缘计算盒子判断后,推送给执法机构,经过人工智能不断的学习训练后,已能达到98%的精确度。

“这是人工智能在生活中的应用场景。”南京星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党支部书记李斌告诉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大模型底层逻辑是大量的数据,比如电子锁通过采集人像信息数据,机器进行学习训练,当扫描到主人面部时,会自动开门。“在数据存储、治理、计算等方面,我们相当于电影的幕后,做了大量的工作。”

b.大约为每架飞机年省燃油成本30万元

春秋航空星环科技的TDH替换了CDH数据平台后,上线4个月,成本指数执行率从58%上升到69%。”李斌介绍,通过对历史飞行轨迹及优化分析,优化直飞路线、寻找携带油量的平衡点、优化飞行高度等,达到节省航油的目的,据估算80架飞机每年仅燃油成本就可节省约2400万元。

“我们曾做过智能法院一体化建设案例,法院的各个业务系统形成数据孤岛和数据烟囱,我们为他们从底层打造了一体化的平台,实现数据的统一输出和接入,缓解了法院‘案多人少’的压力。”李斌介绍,也让老百姓检索案件速度从小时计变成秒计。

李斌介绍,近年来,星环科技也在人工智能和大模型领域进行布局,开发了一系列新质生产力工具产品,降低企业使用大模型的门槛,促进大模型生态的持续繁荣。

金恒科技智能安全帽

【专家点评】推动人工智能产业蓬勃发展从三点着力

人工智能是引领未来的战略性通用技术和驱动新一轮产业变革的新引擎,对于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至关重要。我国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要深化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研发应用,开展“人工智能+”行动,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江苏在《关于加快培育发展未来产业的指导意见》中也明确提出优先发展10个成长型未来产业,其中就包括“通用智能”产业。

目前,江苏已成为全国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发展的重要基地,全省拥有人工智能相关企业近1000家,带动相关产业产值超千亿元,已涌现出一批涵盖智能软件、智能机器人、智能传感器、智能制造等多个领域,且具有较强技术创新力、行业影响力和核心竞争力的企业。

进一步推动人工智能产业蓬勃发展从以下三个方面着力。

一是优化完善政策措施。加快建立健全人工智能安全治理体系,充分发挥法制化监管力量,兼顾安全发展和风险管控。大力引培既懂人工智能,又掌握材料、制造、生物、天文、金融、设计等其他学科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加强支撑人工智能发展的基础设施统筹布局和建设利用,制定关键领域统一标准规范。

二是关键技术加快突破。通过围绕算法、数据、算力等底层技术,加快推动智能芯片、智能算力集群、大规模数据集等基础性关键核心技术和产品攻关。研析全产业链技术和市场需求,加快推动图像识别、智能语音、自然语言处理、计算视觉技术、智能机器人等领域的技术突破。

三是加快拓展应用场景。加快重点行业、关键节点的智能化升级的同时,加强大模型多场景应用,特别是在产业垂直领域的深度应用,通过应用反馈快速积累数据、迭代模型、创新算法。

宋颖弘(南京大学经济学院博士后、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区域现代化研究院助理研究员)

文字:沈春宁 徐兢 李冲

摄像:陈金刚 于房浩

剪辑:朱君贤  曾宏亮  唐嘉钰

校对:李海慧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