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新疆昌吉:制种玉米制出“幸福产业”

媒体滚动

关注

转自:中国科技网

新疆昌吉:制种玉米制出“幸福产业”

烈日炎炎,冯义辉吃完午饭顾不上休息,就一头扎进了绿油油的玉米地,为正在拔节的植株进行补水。

冯义辉所在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昌吉市,是国家级杂交玉米制种基地。今年,昌吉市在榆树沟镇、二六工镇、大西渠镇等8个乡镇种植了制种玉米,目前长势喜人。

深居西北内陆,地处天山脚下,制种玉米为何能成为当地农业发展的一张“金色名片”?让我们一起走进新疆昌吉,探寻一粒小小的玉米种子,如何撬动起“幸福产业”。

昌吉市是典型的干旱半干旱大陆性气候,丰富的光热资源和良好的灌溉条件,为玉米创造了得天独厚的生长环境。

近年来,昌吉市成功探索出一条“公司+农户+制种玉米基地”的产业发展之路,持续加大科研投入,在一粒小种子上做好大文章,良种远销国内外各大玉米主产区。

昌吉市榆树沟镇勇进村种植大户冯义辉说:“虽然制种玉米不能直接当商品粮一样对外售卖,但是它可以产出更多的粮食,这让我感到非常自豪。”

冯义辉今年与新疆华西种业有限公司签订了214亩的制种玉米种植合同,并由公司安排专人提供选育、播种、田间管理等全方位服务。

昂一个龙头,带一个链条。该企业先后流转了勇进村近1.4万亩土地,与200多名村民签订了种植订单,建起了万亩制种基地,亩均收益达3300元。

一粒粒彩色的种子,浑身都是创新点。在九圣禾种业股份有限公司的加工车间内,机器轰鸣,玉米经过捡穗、烘干、脱粒、精选、包衣等标准化生产程序后,变身优质商品良种,封入包装后销往市场,等待着下一年的丰收。

九圣禾种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舍刚说:“我们现在有100多个自主知识产权的玉米品种,产量非常高,今年我们科研投入的预期目标是9000万到一个亿,明年在这个基础上还要增长,达到1.2亿这样一个投入。”

眼下,昌吉市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正在进行提档升级,科研育种创新基地正在加紧建设。

昌吉市副市长海拉提·哈布都拉表示,昌吉市将坚持科技赋能种业振兴,把当家品种牢牢攥在自己手中,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

一粒粒包裹着科技创新的玉米种子,就像一个个跳动的音符,共同奏响昌吉市乡村振兴的动人交响曲。

(梁乐 科技日报记者 朱彤)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