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保荐制度20年!首批609名保代情况如何?哪些归属券商已经消失?

VC/PE/MA金融圈

关注

版权信息 | 本文来自大象IPO

2004年至今,我国实施证券保荐制度已有20年,在中证协组织的首次保代考试中,1549人参加考试,仅614人通过考试,通过率为39.64%,其中609名注册成为中国首批保代。如今20年过去,保代人数已超8600人。

2019年之前,保代人数增长较为缓慢,截至2012年底,保代人数仅为2154人,到2019年底为3806人,7年增员1600多人。

在2020-2021年间,保代人数增幅最为明显,仅一年多,保代新增就超过2000多名,已经超过此前有数据的7年,截至今年6月11日,全国证券公司保荐代表人数量已经达到8672人。

在保荐项目方面,保代呈现“冰火两重天”,其中“保代女王”一人保荐了25个项目,长期霸榜,多位保代也保荐过十几、二十几个项目,但是超50%的保代保荐项目数量为0。

首批614人通过保代考试

股票发行实行保荐制之前是额度制与通道制,这两种方式下券商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十分有限。为了提高投行人员的专业水平,“保荐代表人胜任能力考试”应运而生。2003年12月28日,证监会发布《证券发行上市保荐制度暂行办法》,保荐制开始登上资本市场舞台。 

保荐制度明确规定每个IPO项目和再融资项目,须有两名保荐代表人签名保荐,每位保代在签名保荐的项目完成发行前,不得保荐其他项目;每家证券公司必须要有2名注册保代,方可称为保荐机构,从事保荐业务;考试通过后的准保代必须成为项目的协办人且完成发行,才能注册成为保代。 

2004年4月30日,81家证券机构614位从业者通过了难度极高的保代考试,其中609名注册成为中国首批保代。

首批通过保代考试人员归属券商情况如下:

如今20年过去,首批609名保代中,目前在证券业协会或者证监会网站能查到确切执业信息的保代一线人员有200余人,另有约30位首批保代已成长为券商高管。

而首批通过保代考试人员归属的81家券商中,33家机构主体变化,或更名,或合并,还有4家已不开展投行业务。

"消失"的券商如下:

目前存续的券商仅为44家,其中人员增加量排名第一的是中信证券,最新保代人数为621名,新增人员604人。

中金公司、海通证券、华泰联合证券、国泰君安证券依次位居前五,首批保代人数分别为3名、23名、22名以及24名,新增人员分别为518名、403名、385名以及320名,都十分突出。

国信证券、东方承销保荐、招商证券广发证券、兴业证券、国元证券、东吴证券、光大证券等8家券商在首批保代的基础上增加人数均超过百人。

保代人数超8600人

据大象君统计,截至6月11日保代人数已达8672人,有102家券商投行有注册保荐代表人。

其中,保代最多的券商为中信证券,总计621名保代;

排在第二的是中信建投,总计593名保代;

排在第三的是中金公司,总计521名保代;

海通证券紧随其后,有426名保代;

华泰联合证券排在第五位,有407名保代。

券商投行保代数量排行榜:

“保代女王”常年霸占榜首

据大象君了解,保荐项目数量超过10个的保代有171人。其中,“保代女王”赵宏常年霸占榜首之位,截至6月11日,其保荐项目数量达25个。

据悉,赵宏从2008年便已加入平安证券,起初任职一般证券业务,4年后转任保荐代表人,距今已十多年,无不良诚信记录,在贝因美、天晟新材、苏大维格、汤姆猫等企业的IPO过程中都有赵宏的身影。

平安证券的邹文琦占据亚军宝座,保荐项目数量为20个;中信证券的陈淑绵排在第三位,保荐项目数量为19个;

中信建投证券的李波;平安证券的欧阳刚;中信证券的庞雪梅、王家骥;东方承销保荐的王为丰紧随其后,保荐数量为18个。

截至6月11日保荐代表人保荐项目数量前30名如下:

(注:排名不含被处罚的281名保代

超五成保代项目量为0

在保荐项目方面,保代呈现“冰火两重天”,其中“保代女王”一人保荐了25个项目,长期霸榜,但超50%的保代却“没活干”。(注:结果不含被处罚的281名保代)

据大象君统计,保代保荐项目数量超过10个的有171人,占比2.04%;

保代保荐项目数量在5-10个的有1027人,占比12.24%;

保代保荐项目数量在1-5个的有2955人,占比35.22%;

保代保荐项目数量为0的有4151人,占比50.51%。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