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医学专业教师因救人上课迟到被罚?南方医科大最新回应

媒体滚动

关注

转自:上观新闻

6月16日,“南方医科大学教师因救死扶伤受处分”一事登顶微博热搜,引发网友热议。

教师因救人迟到被罚

扣发奖金取消评优

今年5月10日上午,南方医科大学2019临床医学(英语授课)班级《Pediatrics》(儿科学)课程上课前,授课的俞莉老师发现其科室的患儿病情危重,疑似脑出血,死亡风险高,遂留下来紧急处理,导致未能及时赶到教室,上课迟到29分钟。

随后,校方针对该事件发出查处通报。据通报显示,“俞莉老师当日迟到时长为29分钟,但是为了抢救病人并非故意为之,且俞莉老师在问题处理完后及时到达教室,将授课内容妥善安排,顺利完成了授课任务,未造成不良影响。经研究决定,对俞莉老师做出以下处理:认定此事件为教学差错,扣发俞莉老师5月奖金2000元,在全院范围内通报批评,取消俞莉老师本年度考评评优评先资格。”

在南方医院的预约挂号界面,俞莉老师的简介为“主治医师、博士,从事儿科医疗6年”,为小儿科门诊的主治医师,目前仍正常出诊。

通报下发次日消失

舆论发酵后学校回应

一位南方医科大学的学生透露,自己并非这位老师所在学院的学生,但是学校通过OA系统发布通报后,在学生中引发巨大反响。许多学生转发相关内容表达不解,不过第二天就找不到相关通报了。

随着舆论发酵,在此事登上微博热搜之后,南方医科大学发出回应:“学校已关注到有关我校第一临床医学院教师被通报的网络信息。作为医科院校及其附属医院,生命至上、救死扶伤优先是我们始终坚持的价值理念。学校正在向相关单位了解核实情况,后续将跟进处理。”

网友质疑、专业人士发声

该处分欠缺合理性、传递错误价值观

此事引发众多网友质疑:为了抢救病人而迟到,这是事出有因,可为何学校还要对这名教师进行处罚呢?希望校方能对此进行全面调查,若情况真如网传通报呈现的那样,或许需要撤销对当事教师作出的处分,并反思在执行学校有关规定时的僵化和冰冷。医科大学要弘扬“生命至上、救死扶伤”的价值理念,就必须将其落实到学校管理的细节之中,要让师生感受到人性温暖。在大河报官方微博账号发起的投票中,64.5%的网友认为该老师不应该受处分。

对此,上海市汇业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劳动法专业委员会执行主任洪桂彬律师表示,无正当理由迟到属于违纪行为,所在单位可根据规章制度进行处理,但不区分迟到原因进行一刀切的机械处理缺乏公平原则。

目前,上海、宁波、济南等地均明确规定,在极端天气下如暴雨导致未准时到岗劳动部门尚规定不作迟到早退处理。“暴雨天气下,职工都可以推迟上班,何况治病救人?学校的做法不仅涉嫌滥用处罚权而且有违最基本的公序良俗。患儿的生命权大于学校秩序这是基本的常识常理,如此处分不仅损害了当事教师的合法权益,也传递出错误的价值观。”洪桂彬说。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法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沈建峰则表示,本案尽管涉及人事关系中的管理问题,但它透出实践中用人单位用工管理制度及其执行欠缺合理性,不够人性化的特点。为了维护教学秩序,学校自然有权制定严格和规范的规章制度;但是规章制度的制定和执行应顾及劳动内在于人本身这个特点,也要在统一制度的前提下,设置特殊情况下的例外规则,让制度及其执行更具人性化。

资料来源:中国新闻网、工人日报、澎湃新闻等

大众日报·大众新闻客户端记者 张明月 策划 张晨)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