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动荡之下高管缺位,又一券商招聘总经理,近两年证券业进入高管变动高发期

财联社APP

关注

财联社6月16日讯(记者 赵昕睿)公开招聘高管,是近年来证券公司在人才吸引方面的较多举动。整体来看,近两年也是券商高管变动的高发年。一方面,一大波60后高管面临到龄退休,这也意味着不少中坚力量的接棒,成为了高管变动的一个重要原因;另一方面,个人原因离职的高管也不在少数,这也特别体现在中小券商上,股东变化调整高管,业绩不佳导致离职,都是离职的重要原因。也由此,频见券商发出或全球或全国的招聘公告。

东莞证券即是一例。6月12日,东莞当地国资系统发布全国招聘8名人才的公告,其中披露东莞证券招聘总经理(总裁)1名、副总经理(副总裁)1名。

近期,多家券商也在招聘总经理或副总经理一职。6月12日,国新证券发布公告,将招聘副总经理1名,主要分管风险管理、法律合规、质量控制等工作。较早的4月24日,东兴证券公开招聘总经理1名,负责主持公司的日常经营管理工作及组织实施年度经营计划。

值得注意的是,相比较通过内部选人,东莞证券采取了全国海选的方式招聘2名高管,或更有利于引入新生力量。先前,招商证券、万联证券、粤开证券以及华安证券等也都通过全国或全球招聘总裁的方式选拔接任者,市场化招聘已不在少数。

动荡中的东莞证券,这次高管招聘将从何而来?

6月12日,东莞市市属国有企业发布市场化选聘公告,公开选聘东莞市属国企董事、总经理、总行副行长和副总经理等4个岗位,共计8名人选,其中就包括对东莞证券总经理和副总经理的招聘。

根据招聘条件,聘任东莞证券总经理职位主要需负责主持公司经营管理全面工作、组织实施年度经营计划、协助完善内部管理机制等;副总经理除协助总经理工作外,大部分工作重心是负责分管公司自营业务(含权益投资、固收投资、量化投资等)。任职资格方面,东莞证券总经理需具备12年以上相关金融行业工作经验,并担任券商高级管理人员不少于3年;副总经理则要具备10年以上相关金融行业工作经验,并担任券商自营业务部门负责人不少于3年。

综合来看,此次选聘条件需要具备多年的行业经验,不仅需主持好公司整体工作管理和计划实施,自营业务还将成为公司接下来的重点业务之一,根据公司2023年自营业务表现,非权益类证券及衍生品规模较去年同期有所上升,取得了较好的投资收益,权益类投资则推动场外期权业务落地,提升权益类证券投资收入多元化,继续拓展自营业务将成为今年的目标之一。

对东莞证券来说,今年更是高管变动频繁的一年,多位高管接连离任。5月20日,根据公司《基金行业高级管理人员变更公告》,原合规总监、首席法务官郭小筠,原副总裁并代行财务总监、董秘的郜泽民均因工作调整被转任为公司高级顾问。同时,将新聘任财务总监、董事会秘书罗贻芬,和总裁助理张亦超。

于同月早些,5月8日,东莞证券公告,公司潘海标不再担任公司的总经理职务,在该公司董事会聘任新总经理前,由该公司董事长陈照星代为履行总经理职务。

2月20日,任职公司原副总裁、财务总监、董事会秘书的李志方因公司经营管理需要,将另有任命,故不再担任上述职位,在董事会聘任新的财务总监、董事会秘书之前,则由郜泽民代为履行上述职位。

东莞证券在3月内就已有4位高管离职,短期内高管波动对于公司治理和管理层的稳定性也会有所影响,此次全国海选总经理和副总经理人选于何时敲定还未得知,但对新任者而言或是不小的挑战。

在多重动荡因素影响下,公司业务将如何发展?

东莞证券除了在招聘有所动作外,股东锦龙股份转卖公司股权以及遥遥无期的上市之路也是市场持续关心的问题。根据招股书,从东莞证券2020-2023年业绩表现来看,分别实现营收31.65亿元、37.01亿元、22.99亿元、21.55亿元,净利润分别为7.82亿元、9.96 亿元、7.91亿元、6.35亿元;结合来看,公司从2022年开始营收和净利润就双双下滑,分别同比下降-37.88%、-6.26%,以及-20.65%、-19.7%。为何连续2年营收和净利润都下降?结合东莞证券2022年年报和2023年年报看,理由不尽相同,皆由于证券经纪业务收入同比减少,以及投行业务收入较上年有所下降造成的,投行业务在2023年还受到了市场IPO及再融资节奏放缓的影响。

对于IPO来说,上市前业绩下滑是亮红灯的行为,尤其在严把上市关口下,无疑是上市路程上的一块绊脚石。另外,股东锦龙股份从去年起就公告计划变卖东莞证券股权,比例从初始的20%上升到40%,一度被认为要“清仓”;而目前只达到预期的一半,其中20%的股权已与公司股东东莞金控资本达成了初步意向,并签订了无约束力的交易备忘录,另外20%股权的去向还未落定。股权结构是否稳定、股份权属是否清晰也是监管审核IPO的关注点之一,结合种种,都为东莞证券的上市之路蒙上了阴影。

近两年业绩表现不佳、IPO又被按上暂停键,外加股权架构也处于变动中,一系列动荡因素或使东莞证券考虑如何发展度过“阵痛期”,近期高管层“换血”或也是落实措施的举动之一。

在动荡之中,公司是否有下一步安排?根据东莞证券官网,目前公司业务分为大经纪、大资管和大投行等3大类别,2023年年报显示,经纪业务方面,公司已打造“掌证宝APP”、“东证小宝”、“东证有财”、东证“聚宝盆”理财频道、东证“杨博”等系列服务品牌,未来经纪业务将以全国证券营业网点突破100家之际,持续完善各项业务系统,进一步加强不同业务的协同,推动公司大经纪业务向财富管理转型高质量发展。

再看投行业务,公司从2021年到2023年成功保荐IPO家数分别为4家、5家和3家,记者根据沪深北交易所数据统计,东莞证券在今年内已保荐3家IPO,两家已成功提交注册,为创业板IPO长联科技和汇成真空,另外一家审核状态为中止审查,为北交所IPO科力股份,目前所保荐项目皆无撤否情况。值得注意的是,5月10日,东莞证券及两位保荐代表人被双罚,涉及在对保荐项目泉为科技持续督导过程中存在2项违规情形,被广东证监局采取出具警示函监管措施,体现出合规意识存在疏忽。

另外,东莞证券也在积极拓展基金业务,2024年4月1日,东莞证券申请设立公募基金管理公司的材料被证监会接收,进一步落实招股书中的布局规划,启动基金管理子公司的申请工作,后续还将适时启动香港子公司的设立工作,开展港股业务和公募基金业务。高管层的变更与招聘、对公司业务的布局和实施是否能使东莞证券浴火重生有待持续观察。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