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徐汇医疗资源“北强南弱”,区域性医疗中心深入南部腹地一解数十万人就医

媒体滚动

关注

转自:上观新闻

徐汇区医疗资源呈现“北强南弱”格局,北部集聚8 家三级医疗机构,南部属于人口导入区域,周围大医院却乏善可陈。

为便捷百姓就医,近日记者跟随上海市卫生健康委走进“高质量发展调研行——区域性医疗中心”系列活动中获悉:徐汇区中心医院(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徐汇医院)自今年初从淮海中路迁至龙川北路,试运行已四个月,一解周围数十万人口就医难题。此外,年内即将运行的区康复医院、区妇幼医院将与区中心医院共同构成徐汇区“南部医疗中心”,实现区域南北医疗资源均衡。

75 岁的谢先生家住在上海植物园附近,不久前因持续胸痛半天,救护车立刻送到隔壁的徐汇区中心医院急诊,确诊为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心内科医生迅速启动胸痛中心绿色通道,没有丝毫耽误,谢先生送入导管室急诊介入,开通堵塞的前降支血管,生命转危为安。出院时家人不禁感叹:“以往去三级医院起码十几公里,如今家门口就有大医院,关键时刻发挥了巨大作用!”

从市中心迁至地处徐汇南部腹地的长桥街道,徐汇区中心医院真正担纲区域性医疗中心,面积与能力实现“大扩容”:占地从1.26万平方米增至5.32万平方米,建筑总面积从5万平方米增至20万平方米,核定床位数从588张增至950张。党委书记汪志良介绍:曾经长桥及附近地区缺医少药,周围五公里内没有一家大医院,而今医院承担医疗救治重任,上联中山医院,下接8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形成紧密型医联体,以此为南部居民提供优质健康保障。

兜底填补区域医疗空白,记者了解到,徐汇区中心医院急诊自三月底启动试运行,10天内就接诊1300余人次,救护车130车次,救治危重患者人次为搬迁前的2.25倍。住院部试运行四个月以来,药占比下降18%,三四级手术量增幅达25%,执行院长刘厚宝告诉记者,作为中山医院医联体单位,目前多位中山专家前来坐诊,包括消化、内镜、胆道微创等多科室,均与中山医院实现同质化管理,收费则更为优惠。

据悉,目前徐汇区中心医院仍处于试运行阶段,预计年内正式营业。下一步,院方还将持续优化病种结构,确保各项改革措施落地,同时发挥区域性医疗中心作用,携手上下级医疗机构实现多方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徐汇区卫生健康委党委副书记吕娜补充表示:优化区域医疗资源配置,区内“一盘棋”考虑,除三家医院共建“南部医疗中心”重大民生项目外,区内市八医院急诊与危重症中心也将投入使用,大华医院则向中西医结合医院转型,让辖区居民就诊选择更多元、就诊更便捷。以徐汇区中心医院、市八医院两家区域性医疗中心为龙头,打造区内医学影像中心、心电中心、检验中心平台,赋能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推动落实分级诊疗。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