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说不完的仁和镇

检察日报

关注

说起我的家乡四川省西充县仁和镇,虽有千言万语,但不知从何说起。慢慢梳理一番,觉得最想写的还是我们仁和镇曾经的辉煌,那就是仁和火炮厂。

20世纪80年代是仁和火炮厂鼎盛的时候。那时,家家户户都到火炮厂去背报纸回来加工,先把报纸整理整齐,然后裁成规定的大小,中间放块草纸防潮,再把一根铁棍放在草纸中间,用手裹成圆筒,最后在边沿放上一条红纸裹好。接着,放到特制的擀凳上碾压紧实,等干了后,用刀切成小段,也就是一个鞭炮的大小。然后,将它们装进六方形的饼盒,用竹篾把空饼绑好,剩下的事情就是开始錾饼了,也就是把一端封住,就齐活了。

我现在还记得,去火炮厂背回来100斤的报纸,做完再送到火炮厂,检验合格的话可以挣50元左右。家里人多的,手脚麻利的,一年可以做两三千斤报纸,也就是净挣1000多元。加上种辣椒、黄麻、油菜等经济作物,再养上两三头猪,一年一个家庭的总收入还是有几千元的,但大头还是做火炮的收入。在那个万元户就不得了的年代,我们仁和确实比周边的乡镇富裕多了。

有了钱,乡上建了农民文化宫,可以在里面看书、阅报、喝茶、下棋。最记得的是开始有台球打了,麻将也兴起来了,抽过滤嘴的香烟成了有身份的象征。电影院也建了起来,录像厅如雨后春笋般越来越多。那时很多人觉得,仁和的一切都是那么新鲜和时髦。

后来仁和撤乡建镇了。为了庆祝仁和建镇,镇上给每个生产队免费发了一台黑白电视机,一个村配一台彩色电视机。我们生产队队长手气不好,抓阄竟然抓到一台彩色电视机,要生产队补贴一些钱。但是,21英寸的大电视而且是彩色的,看起来实在是不要那么过瘾了!隔壁生产队的小伙伴都羡慕我们的很,说你们三队运气好哈。

那时候过年,每家每户不是发现金,就是发火炮和花炮。因为火炮用不完,就背到邻乡去卖,那是我人生第一次去集市卖东西。

再后来,镇里请了电影制片厂来拍反映火炮厂发展过程的故事片。我们很多人第一次看到拍电影的场景,不少人还当了群众演员,后来在放电影的时候,大家都在找自己有没有出现在电影里面……

我们仁和镇的姑娘都不愿意嫁出去。那时候嫁同生产队的、同村的、同镇的十分普遍。后来听我的语文老师讲他的得意之作——发表在市报上的通讯报道《凤凰为什么不肯飞出窝》,就是写镇上最富裕村的姑娘。

后来我到县城读高中,人家知道我是仁和的,满脸的羡慕,我的虚荣心得到了大大的满足。

如今,我们镇的火炮厂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越来越成熟,机械化程度也越来越高。很多在外面打工的人,渐渐又回来了。20世纪80年代那种农忙就回家种地,农闲就到火炮厂上班的情景又回来了——当然不再做鞭炮了。

接下来说说桑园子。说到桑园子,不得不先说下龙滩河。龙滩河北支和东支在仁和合流,再缓缓流经仁和镇边,最后流到了嘉陵江。龙滩河的冲积让河两边都是很好的沙地和泥地,开阔平整,大片大片的土地被有眼光的前人看中,在1937年就建立了仁和蚕种场。

小时候上学,吃完午饭,我们要到龙滩河去洗蒸饭用的瓷盅盅。穿过一片桑园子的小路,洗完盅,我们就在桑园子的桑树下休息。夏天,那就是天然的庇荫场所。我们在里面捉迷藏,在密实的桑园子里面跑和藏,看不到彼此的身影。桑园子,留下了我们太多的记忆。

最近这几年,家乡人将桑葚作为旅游资源,专门拿出了甜度高的桑果品种。每年的四五月份,正是桑葚红了的时候,远近的人们慕名前来摘桑果。前几天看到家乡人发来的视频,他们一边打着川牌,一边吃的水果就是桑葚。好酒之人,拿回去做成桑葚酒。

我喜欢七八月份的盛夏时节,那时候的桑树叶子最繁茂,最葱茏,绿得发青,冒着油光,一棵桑树就是一个盆景,一排桑树就是一队哨兵,一片桑树就是一道风景。尤其是清风徐来,浓密的桑叶在风中沙沙响着,树下是夏日纳凉的最好去处。最羡慕那些住在桑园子附近的人们,夏天到桑园子里去乘凉,那种安逸就怎么摆都不过分。

说完桑园子,想起了仁和的三座山,一是万年山,二是百福寺,三是金华山。先说万年山,万年山是我们县的最高峰,海拔617米。虽然不高,但它是分水岭。山那边的水流进雍江,然后到了涪江。山这边的水汇入龙滩河,最后到了嘉陵江。

万年山很有名,可能因为是我们县的最高峰吧,很多人逢年喜欢去万年山登高望远,站在山顶,还真有一览众山小的感觉。我最早体会到课本中“俯瞰”这个词,就是在万年山的山顶找到的。站得高才能看得远,居高声自远嘛。

后来山顶的寺庙万年寺建了起来,香火越来越旺,特别是农历二月十九前后人最多了,万年山渐渐被人们冠以“小峨眉”的称号……

百福寺建在岁堂山上。因为大家都说百福寺,渐渐大家就把岁堂山给忘了。百福寺最有名的是山上的那些古柏树,有上千年的历史,它们伫立在石头建的山寨门口,好像哨兵一样,守护着这静默的大山和幽静的古寺。百福寺有21棵千年高龄的古柏树,其中有两棵底部连接在一起,被人们称为“夫妻树”。

百福寺后山的青崖洞是一个天然的石洞,上下好多层,最大的几层可以住人。夏天去那里感受山风徐来,松涛阵阵,习习凉风让你感受到什么叫自然风。山上还有“滚牛坡”,主打一个陡峭。我们当地人有一句玩笑话,叫:上山碰到鼻板子,下山碰到勾腚子。

百福寺的主要特点是植被丰富,松树、柏树、楠竹、青杠树等等多得很,还有茅草漫漫无边。我的青春我的山,那时候的青春记忆就是去捡柴火,捡得最多的是松果、竹叶和干茅草。每年大年初一,大人小孩都去百福寺登山。有人喜欢爬了万年山再去百福寺,好像爬不够山似的。爬不够,可以去爬第三座金华山。

金华山自从修了金华寺之后,它的名气渐渐大了起来。金华寺建在高高的山顶,红色的宝塔建筑,十分醒目,就像灯塔一般。西充县的丘陵田园风光被《中国国家地理》杂志评为四川省100个最美观景拍摄地,金华山顶则是最佳的拍摄点。

春天的时候站在山顶,山下是金黄色的油菜花、白的梨花李花和红的梅花桃花,色彩斑斓。初夏时节,山上山下到处是金黄的小麦地,一块块,一片片,目不暇接。盛夏时节,视野是绿油油的富足和丰沛,山下是厚实的水稻,山上是密匝的柏树。绿是有层次的,嫩、黄、青、翠、苍,让你赏心悦目。秋天的时候,山下金黄色的稻谷等待人们去收割,山上调色板一样的树叶等待人们去吟诗作画。冬天的金华山,几乎也是绿色的,因为这里的柏树、南洋杉是四季常青的。但总有那么几场雪要来告诉你什么是冬天。因为山上冷,树上和山顶容易积雪。

金华山四季都是景。只要你来,不会让你失望。

(作者单位:广东省江门市人民检察院)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