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发展现代种业 推动产业振兴

南宁日报

关注

走进广西植物组培苗有限公司双定良种繁育基地,一个个设施大棚映入眼帘,一条条水肥一体化管网分布在各处,种植的适应性广、抗病性强的香蕉、粉蕉、大蕉一片“蕉绿”,轻风吹过,发出哗啦啦的声音,令人精神为之一振。

双定良种繁育基地位于西乡塘区双定镇兴平村,占地300余亩,是双定镇倾心引进、倾力扶持的一个综合选种、试验、试种、示范繁育基地。“2012年公司进驻兴平村时,这里还是一片荒山。在各级政府大力扶持下,经过10多年持续投入,基地已建成14个标准化育苗大棚、16个资源圃保种试种示范区,主要开展蕉类、葡萄类、甘蔗类、甜柿、沉香、中草药等良种选种繁育、引种栽培、示范推广、科普培训等工作,成为集良种生产、科技攻关、技术储备、产业示范与技术推广于一体的基地。”广西植物组培苗有限公司执行副总经理潘永杰告诉记者。

强化科技创新打造特色作物种质资源圃

乡村振兴,种业先行。种子是农业科技的“芯片”,为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今年以来,双定镇按照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要求,强化农业科技支撑,加快推进种业振兴行动,着力打造产学研协同的特色作物种质资源圃,全力支持良种繁育基地加强种源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我们依托广西农业科学院、国家柿种质资源圃科研团队,持之以恒地开展香蕉、粉蕉、毛葡萄、柿子等优良新品种选育、引种和技术攻关,研制了多项产业关键技术。‘桂蕉1号’‘桂蕉6号’‘金粉1号’‘银粉1号’‘桂蕉青7号’等香粉蕉,‘野酿1号’‘野酿3号’‘野酿4号’等毛葡萄,‘青冠’‘威丰’罗汉果等14个新品种选育获农业农村部和自治区农作物品种登记颁证,‘野酿2号’‘野酿6号’‘宝青1号’等获国家植物新品种保护授权,太秋甜柿砧木关键技术实现新突破。现如今,基地已建成产学研协同、育繁推一体的特色作物种质资源圃。”潘永杰说。

据悉,经过技术攻关和创新培育,基地现在年产香蕉、粉蕉、大蕉、毛葡萄、鲜食葡萄、罗汉果、百香果、甜柿、甘蔗类、沉香、中草药等种苗500万株以上。示范种植150多亩组培香蕉、粉蕉新品种,亩产在3000公斤以上,抗寒、抗病、抗倒伏能力显著提高;试种30亩“太秋”甜柿、“富有”甜柿和“次郎”甜柿,亩产在2000公斤以上,即摘即食,口感甜脆爽口;示范种植30亩“阳光玫瑰”葡萄等特色品种,食用性、适应性和抗病性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

加强指导培训完善全流程跟踪售后服务

潘永杰常年和其他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推广毛葡萄、香蕉等良种的优质丰产栽培、测土配方施肥等多项农业实用技术,为农民手把手讲解示范。“遇到问题就给我打电话。”这是技术人员下乡或开展技术培训时常说的一句话。

“在潘总和其他技术人员帮助指导下,我仅用半年多时间就从一个毛葡萄种植门外汉变成行家里手。”基地毛葡萄种植科技示范户蓝钧说。大学毕业后,蓝钧回家乡创业。为了让他早日成长为种植能手,从“野酿2号”毛葡萄组培营养杯苗运抵起,基地工作人员就和他一起整地、挖坑、放肥、引水,手把手教他种植第一批组培营养杯苗。为了让他及时掌握后期的淋水施肥、病虫害防治、修剪疏枝、树形培养等管理技术,基地向他赠送了一套《葡萄高效栽培及病虫害图谱》。采收时,基地科技人员还专门赶来细心指导其科学合理采收、储运和销售,真正做到种管销全流程跟踪售后服务。强大的科技创新实力和周到的售后服务,吸引种植户纷至沓来,截至2024年5月,基地共培育了毛葡萄、甜柿、香蕉等各类产业种植科技示范户500多户。目前,基地选育的香粉蕉在广西推广种植5万多亩,其中在南宁推广种植约2万亩;毛葡萄在广西推广种植约10万亩,主要集中在河池罗城和都安;“太秋”甜柿在广西推广近3000亩,主要集中在桂林、柳州;罗汉果在桂林推广种植1万多亩,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我们将持续支持基地开展植物组织培养关键技术攻关和优良新品种选育、引种和推广,加快种业高质量发展,推动乡村产业振兴。”双定镇党委书记陈孟春表示,基地的作用日益显著,今后,双定镇将以双定良种繁育基地为依托,加大优质新品种新技术推广种植力度,用科技力量助推农民增收。

本报记者杨盛 通讯员钟兴业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