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得了慢性肾炎试试中医治疗

辽沈晚报

关注

慢性肾炎,一般指慢性肾小球肾炎,以蛋白尿、血尿、高血压和水肿为主要表现。该病进展缓慢,可有不同程度的肾功能损害,部分病人最终可能发展为终末期肾衰竭,早期发现并积极治疗能够延缓疾病的进展。中医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在该病的治疗方面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

从中医角度来看,慢性肾炎的病因主要有以下几种:

肾虚

中医认为肾主水,肾虚是慢性肾炎的重要病因。肾主藏精血,调节水液代谢,如果肾阳虚则会导致水液代谢失调,出现水液内停、水湿泛滥的病理情况,进而引起慢性肾炎。肾虚可能是由于先天禀赋不足、生活习惯不当、过度劳累等因素所致。

湿热下注

湿热下注是指湿邪和热邪侵袭肾脏,可损伤肾阳,导致慢性肾炎。湿邪主要是因为饮食不节、居住环境潮湿等引起,热邪主要是因为情志不畅、饮食不节等引起。

痰浊瘀滞

痰浊瘀滞是指体内痰湿聚结、瘀滞不化,会阻碍肾脏气血运行,导致肾功能障碍,从而引发慢性肾炎。长期饮食不节、情志不畅等因素会导致痰浊内生。

气滞血瘀

气滞血瘀会导致肾脏供血不足,肾组织缺氧,引发慢性肾炎。情志不畅、生活作息紊乱等因素会导致气机瘀滞、气血不畅。

肝肾不交

中医认为肝主疏泄,肾主藏精,肝肾相交相化。肝肾不交可能是由于情志不畅、饮食不节、过度疲劳等因素导致,可导致肝肾失于调畅,最终导致肾功能异常,出现慢性肾炎。

至于慢性肾炎的治疗,中医强调辨证施治,需要综合考虑病因及病情发展情况,制订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常用的治疗方法如下:

中药治疗

治疗慢性肾炎的中药方剂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症候而定,常用的中药包括黄芪、党参、熟地黄、山药、茯苓、泽泻、白术等。这些药物可以补肾益气、清热利湿、活血化瘀、调理气血等,有助于改善肾功能、减轻炎症、促进康复。

针灸疗法

针灸可以调整人体气血运行,促进经络畅通,对慢性肾炎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常用的针灸穴位包括肾俞穴、关元穴、气海穴、足三里等,针刺手法可选用温针、毫针等。

艾灸疗法

艾灸可以温补肾阳、祛寒湿,适用于肾阳虚证的患者。常用的艾灸穴位包括关元穴、气海穴、足三里等,艾灸时可以选择直接灸、间接灸或温泉灸等方法。

推拿按摩

通过按摩肾区、腰部、下腹等部位,可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舒缓肌肉、改善肾功能。按摩手法可以选用揉捏、推拿、拨叩等,但需注意力度和技巧,避免过度刺激或损伤。此外,中医治疗慢性肾炎还注重调整患者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如限制盐分摄入、保持情绪稳定、适当运动等,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和预防病情反复。据大河健康报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