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乐山创新帮扶合力让彝区县“起跑”

四川日报

关注
  •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杨艺茂

    近日,记者从乐山市马边彝族自治县发展和改革局获悉,2023年全省39个欠发达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排序评价结果中,马边居全省第一位,获全省通报表扬。

    马边何以一马当先?答案就在创新性帮扶体系里:在峨眉山市结对帮扶基础上,乐山新增市内4个县(市、区)共同帮扶马边,统筹23个市级部门、15家企业,按照2个市级部门和1家企业帮扶1个乡镇模式,全覆盖帮扶马边15个乡镇,构建起“5+2+1”全域帮扶体系,整合各方帮扶资源,助力产业“快跑”。

    主攻磷化工+茶叶

    为特色产业“造血”

    最近,马边磷酸铁锂正极材料迎来好消息:蜀能矿产公司磷酸铁锂厂向比亚迪弗迪电池工厂成功交付首批货物。这也是马边5万吨/年磷酸铁锂新材料项目的首批货物。

    对于马边来说,这个“首批”意义重大:磷酸铁锂新材料项目投产,意味着马边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制造的空白得以填补;马边延伸绿色磷产业链条、推动工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迈出重要一步;意味着在马边投入大量帮扶资源的主攻方向看到了实效。

    “马边磷矿资源丰富,拥有磷矿储量约24亿吨,位列全国八大磷矿产区第4。”马边福马磷化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公司快速发展这一主导特色产业,离不开省、市、县等各方帮扶力量的加入,他们邀请相关知名企业到马边洽谈合作,谈渠道、谈订单,把得天独厚的资源条件转化为产业优势。

    茶叶是马边因地制宜确立的另一大主导产业。在不久前落幕的第十三届四川国际茶业博览会上,马边茶叶成了“明星”。中国彝茶之乡的独特彝族文化和茶叶生态品质转化为产业发展成果。自帮扶工作开启以来,峨眉山竹叶青、夹江百岳茶业等龙头企业与马边深度合作,打通茶叶资源和产品衔接“堵点”。马边12家县内企业共同推广“马边绿茶”这一区域公共品牌,并与众多国内外茶企开展沟通洽谈。

    据马边县发展和改革局副局长刘宪锋介绍,帮扶单位指导马边系统梳理年度帮扶需求清单41项。在23个市级部门的政策和资源推动下,茶叶和磷化工两大主导产业乘风“起跑”,犍为经开区马边飞地产业园建设、大院子磷矿普查、荍坝镇特色产业强镇、槽子水库及供水工程等重点项目建设加快推进。

    创新帮扶合力

    为项目、市场“引路”

    撒网,捕捞,5月下旬的马边下溪镇润溪渔业养殖基地热闹非凡。这里养殖的第一批加州鲈鱼,到了收获的时候。一条条鲈鱼,“鼓了”当地群众的“钱袋子”。

    刘宪锋介绍,今年1月,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投入东西部协作资金1400余万元,在下溪镇两河口村建成润溪渔业养殖基地,吸引峨眉山市润泽水产养殖有限公司进驻开展规模化渔业养殖。

    “预计年销售收入超过2000万元、利润超300万元。”养殖基地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养殖基地目前是乐山市最大的现代化渔业单体养殖基地,年生产能力为鱼苗200万尾、成鱼35万公斤。

    像润溪渔业养殖基地这样落到实处、见到实效的帮扶项目,如今在马边多地开花。

    乐山市发展改革委以工代赈办相关负责人表示,用好用活托底性帮扶资源,马边的帮扶体系成为一大亮点。“借助中央纪委国家监委机关的定点帮扶,乐山统筹省经济合作局、绍兴市越城区、峨眉山市、中铁八局集团、峨眉电影集团5支帮扶力量,以及市内新增4个帮扶区县、23个市级帮扶部门和15家市内帮扶企业,从县级层面上还构建起‘1+5+N’帮扶工作体系。”

    帮扶力量在各方面“攒劲”。记者了解到,乐山充分发挥帮扶方在资金项目、产业培育、市场对接、技术人才等方面优势,把马边的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不仅如此,经省经济合作局牵线搭桥,马边与传化集团、景域驴妈妈集团、绍兴御茶村茶业有限公司等达成合作意向;绍兴市越城区协调引入的川藏黑猪代养项目和下溪润溪渔业项目均已投入运营;峨眉电影集团帮助马边拍摄的教育扶贫电影《阿莫阿依》已在全国公映。“电影以在扶教过程中创建桐华班、桐华学校的经历为内容,以全新的视角呈现民族地区在基础教育上的投入与发展。”四川峨眉电影频道管理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

    “下一步,我们将着眼加快追赶、跨越发展,紧盯增强自我造血功能和2027年摆脱欠发达状态的根本目标,在‘5+ 2+1’帮扶体系下,狠抓重点项目建设,培育壮大特色产业,不断推动托底性帮扶工作落地见效。”刘宪锋表示。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