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健康中国慢病综合管理蓝皮书”项目启动

媒体滚动

关注

转自:经济日报

中国医药卫生事业发展基金会主办,健康中国研究中心组织编审的“健康中国慢病综合管理蓝皮书”项目启动会近日在京举行。该项目旨在响应国家号召,深入研究慢病管理领域,为慢病防控工作提供战略规划和行动指导。

中国科学院院士、神经生理学家韩济生在发言中指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是当前社会最严峻的公共卫生挑战之一,慢病的防治与管理是实现健康中国2030宏伟目标的关键。尽管我国在慢病防治方面取得了进展,但仍面临挑战。他提倡通过政策支持、技术创新、跨学科合作和国际交流来提高慢病管理水平,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现代医学正向精准化、智能化发展,慢病防治需要从单一治疗转向综合管理,强调全人全程的健康管理。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病中心副主任周脉耕提出,慢性病防治需要政府、多部门和社会共同努力,通过健康教育、早期筛查、规范诊疗和健康支持性环境建设来实现。中国政府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推进早诊早治,强化健康管理。目前,我国已建立488个国家级慢性病综合管理示范区,计划增至600个,以促进政府责任落实和防控体系建设。示范区建设将加强慢性病防控培训、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管理办法和考核指标体系修订,推动智能化和数字化管理。同时,依托示范区平台,推广优秀项目和技术,加强医防融合合作。

专家组代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教授霍勇作了题为《慢病综合管理成功经验分享与调整思考》的主旨报告,重点强调了慢病防控是多领域多部门协作的系统工程。他以血脂异常为例,提出对患者人群进行风险分层是慢病综合管理的重要一环,当前“一刀切”的血脂检验报告单不利于临床工作的开展,应考虑对血脂异常患者进行危险分层。应在强调血脂检测、优化检验报告和积极推进健康科普三个方面协同发力,以期早日实现“到2030年,35岁及以上居民年度血脂检测率不低于35%”的目标。他提出利用信息化手段提升慢病管理水平,呼吁在政府的引导下,多专业进行有效联动,推动慢病综合管理发展。(经济日报记者 吴佳佳)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