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小店门口为啥常见一只猫|生活中的经济学

媒体滚动

关注

转自:经济日报

漫步广州街头,不少糖水铺、小卖店的门口或收银台旁都会趴着一只懒洋洋的家猫。店铺的老主顾买单时会顺手摸摸小猫的头,也有路人会被小猫吸引进店,顺便坐下喝碗糖水、买些小玩意儿带走。就这样,可爱的小猫在不知不觉中帮助主人引来顾客,成为货真价实的“招财猫”。

不只是广州,在很多城市的小店门口,经常能见到一只从容躺卧的猫。为什么店铺会养猫?古人养猫,主要是为了除鼠。粮铺、饭馆等商业场所储存着大量食物,容易滋生鼠患,而猫作为天然的捕鼠能手,受到人们的青睐。今人养猫,则更多是为了情绪价值——家养猫一般只给家庭成员带来陪伴,而养在商店等公共场合的猫能吸引更多人为之驻足。顾客多了,交易量和收入自然上升。

其实能招财的动物不只有猫。吸引顾客进店,提高店铺流量和知名度,萌宠似乎都有这样的功能。近年来,萌宠+商业的营销新模式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羊驼咖啡馆”“鹦鹉茶室”“狗狗花店”等成为网红争相探店打卡的潮流新地标。

故宫的猫,潭柘寺的猫,清华校园的猫……人们因为一只猫拉近了距离、多了话题,而它盘踞的这方天地也因其多了亲和力和独家印记。

在竞争激烈的商业环境中,店内宠物可以为一家商店打造记忆点。从情感驱动的角度来看,人们在消费时,除了考虑商品本身,还会受到购物环境、服务态度等因素影响。而养宠物通常意味着经营者充满爱心、店内氛围温馨友好,在无形中让顾客感到更加放松,增加他们对商店的好感。

同时,宠物的存在也为销售者和消费者搭起一座沟通的桥梁。想要建立深层、长久的客户关系,单纯从商品出发的沟通信息是有限的,需要不断拓展话题的边界。建立信任,宠物是一个安全又有趣的话题,适合销售人员增加与顾客的互动。甚至有些顾客还会与店内的宠物建立起特殊的感情联系,从而成为回头客,多次光顾。

萌宠+商业的可贵之处,还在于互动体验适合在社交媒体上进行二次传播。想要在社交媒体上制造话题,让更多消费者关注一家商店,相比单纯的摆拍,人与动物的亲密互动显得更加生动,可以带来更多曝光和流量。长期与店铺绑定的宠物形象也适合进行二次创作,以其为原型设计的周边产品,可以作为品牌标志物进行广泛传播。

打造店铺形象就像立人设,特点就是记忆点。随着物质生活愈加丰富,人们不再仅仅满足于消费本身,而是更加看重与消费相伴的体验。说到底,“招财”的载体可以是宠物,也可以是优质服务。养猫,或许是无心插柳,也可能是刻意为之。找到差异点,开辟“人无我有”的新赛道,提供不可替代的消费体验,才能在激烈的商业竞争中脱颖而出。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