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品牌读榜•城市篇⑤ 丨成渝城市群:上榜企业合计品牌价值增速超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

每日经济新闻

关注

每经记者 黄博文    每经编辑 张海妮    

由每日经济新闻与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中国企业研究中心联合出品的《2024中国上市公司品牌价值蓝皮书》即将出版,其中将发布品牌价值靠前的3000家中国上市公司品牌价值总榜及行业榜、区域榜。每经品牌价值研究院据此发布“2024中国上市公司品牌价值城市榜”。本期将集中解读成渝城市群各城市上市公司的品牌价值。

榜单显示,成渝城市群上榜企业共有119家,品牌价值总和为11035.82亿元,较2023年增长19.22%。值得注意的是,成渝城市群上榜企业的品牌价值增速高达19.22%,远超京津冀的11.77%、长三角的8.72%和粤港澳的3.49%。

华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市场营销系主任陈明教授认为,成渝城市群上市公司品牌价值的快速增长得益于国家对西部经济发展的战略地位的高度重视,以及在交通运输、城市规划、金融、文化旅游和市场一体化建设方面的强力推动。电子信息、汽车、装备制造、消费品等重点建设的4个万亿级产业的布局和政策倾斜,极大地吸引了生产要素向这一西部最有发展前景地区的快速聚集。

成都上榜企业品牌价值增量最多,总量超过宜宾夺得第二

成渝城市群上榜企业共有119家,品牌价值的总和为11035.82亿元。

首先,成渝城市群上榜企业合计品牌价值的城市分布不均衡,主要集中在前五名,特别是重庆、成都和宜宾,三市上榜企业品牌价值合计分别为2927.71亿元、2882.28亿元和2627.94亿元;绵阳和泸州的上榜企业合计品牌价值分别为1269.64亿元和1062.60亿元,两市位居第四、第五名;从第六名遂宁开始,各城市上榜企业的品牌价值均未超百亿元。

其次,从品牌价值的变化来看,13座上榜城市的合计品牌价值增长19.22%。具体来看,除了乐山有所下降外,共有12座城市的品牌价值在增长。其中,成都比2023年增长717.25亿元,是城市群中品牌价值增量最多的城市,总量超过宜宾,夺得第二名。

最后,从上榜企业数量来看,成渝城市群上榜企业多集中在成都和重庆,且趋势还在加强。其中,成都和重庆分别增长了3家和4家,上榜企业数量分别达到了49家和48家,两市合计占城市群上榜总量的81.51%,较2023年增长了2.56个百分点;绵阳位居第三,拥有5家上榜企业,较2023年减少2家;从第四名泸州开始,各城市上榜企业数量最多的仅为3家,数量较低。

饮料品牌价值增长11.66%,首次突破4000亿元

分行业来看,饮料、装备、汽车、家电、医药行业的品牌价值在所有行业中排名前五,合计占比达74.31%。其中,饮料品牌价值较2023年增长11.66%,首次突破4000亿元,达到了4127.39亿元;装备和汽车分别位居第二和第三,品牌价值分别达到了1412.38亿元和966.26亿元。

从行业品牌价值变化的角度来看,食品、教育、日用、保健等22个行业的品牌价值较2023年有所增长,其中食品和教育的增幅也较大,分别为164.72%和95.41%;另一方面,房地产、有色金属、钢铁和商业服务行业的品牌价值均有所下降。

从上榜企业数量来看,成渝城市群共有119家企业上榜,整体数量较2023年增加了6家。其中,装备行业上榜企业数量最多,并且较2023年增加了1家,共有13家企业上榜;医药行业位居第二,共有12家企业上榜,较2023年增加了1家;汽车行业位居第三,有11家企业上榜。

上榜企业合计品牌价值增速达19.22%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成为继“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之后的中国经济增长“第四极”,特别是在品牌建设方面,成渝城市群上市公司的品牌价值增速尤为亮眼。数据显示,成渝城市群上榜企业的品牌价值增速高达19.22%,远超京津冀的11.77%、长三角的8.72%和粤港澳的3.49%。

陈明认为,成渝城市群上市公司品牌价值的快速增长得益于国家对西部经济发展的战略地位的高度重视,以及在交通运输、城市规划、金融、文化旅游和市场一体化建设方面的强力推动,尤其是电子信息、汽车、装备制造、消费品等重点建设的4个万亿级产业的布局和政策倾斜,极大地吸引了生产要素向这一西部最有发展前景地区的快速聚集。

陈明进一步解释:“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成渝城市群企业发展的数量和规模以及上市融资的积极性得到了空前的增长,尤其是国家对该地区的高质量发展的定位,以及建设世界级城市群和融入国际化大循环的发展战略,使得这一地区的企业都有很高的起点和全球化视野,对品牌培育和通过品牌提升企业竞争力也有着更高的追求。”

封面图片来源:视觉中国-VCG211373134134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