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夜宵吃了小龙虾,第二天没法走路!医生提醒这几类人千万别吃小龙虾

媒体滚动

关注

转自:杭州网

夏日来临,小龙虾是当之无愧的“夜宵顶流”。

最近,杭州的小刘就在和朋友外出吃夜宵时,点了自己最爱的小龙虾。没想到吃完第二天,他就开始全身肌肉酸痛,乏力,甚至不能行走,于是被家人送进浙江省立同德医院求诊。

在医院内,完善心肌酶检查后提示,小刘的磷酸肌酸激酶大于40000U/L,而正常情况下仅小于300U/L,且肝功能等也有不同程度的受损。结合患者病史、体征及检查,医生诊断考虑为横纹肌溶解综合征,将他收入肾病风湿科治疗。

浙江省立同德医院肾病风湿科陈钦主任提醒,小龙虾食用后有发生横纹肌溶解综合征的风险,需要引起警惕。

什么是横纹肌溶解综合征?

陈钦表示,横纹肌溶解综合征是指横纹肌受到损伤,肌细胞被破坏,导致细胞内的内容物(肌红蛋白、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各种小分子物质等)释放进入血液中,经过血液循环,会堵塞肾脏肾小管,造成急性肾功能损伤,严重的可继发肝衰竭、高钾血症,甚至心脏骤停。

横纹肌溶解综合征患者主要表现为肌肉疼痛、肌无力、尿色加深。典型症状是肌痛、肌无力和浓茶色尿的三联征。病情严重时会引发急性肾损伤,甚至出现生命危险。

陈钦解释,进食小龙虾为何会导致横纹肌溶解综合征的原因尚不明确,有研究发现,不仅仅是进食小龙虾会发生横纹肌溶解综合征,进食其他水产品,比如鱼类、其他虾类等都可能会出现,且多在食用淡水水产品24小时内出现相关症状。

“除了食用小龙虾等水产品外,过度运动、中暑、酗酒等,部分药物、感染、某些代谢性疾病或遗传性疾病,也会引发相关症状。”陈钦说。

小龙虾能不能多吃?

小龙虾虽美味,可不要贪多,避免在短时间频繁、大量吃小龙虾。据现有的疾控调查数据表明,小龙虾相关的横纹肌溶解综合征发病风险与食用数量有关,但疾病的严重程度与食用数量没有相关性,而且与食用虾黄虾线也没有相关性。

陈钦表示,小龙虾蛋白质含量丰富,如果过量食用,会造成消化压力,引起消化不良。小龙虾烹饪时常重油重辣,过量食用也会增加肠胃负担。

哪些人慎吃小龙虾?

陈钦提醒,原先患有横纹肌溶解综合征的患者尽量不要吃小龙虾。还有这些人慎吃小龙虾:

1. 过敏体质人群。小龙虾是高蛋白食物,过敏体质人群吃了可能发生过敏。

2. 高尿酸血症或者痛风患者。小龙虾嘌呤高,过量食用易诱发痛风。

3. 孕妇、老人、儿童、体弱者。如果小龙虾没有洗刷干净或者没有煮熟,容易引起急性胃肠炎以及寄生虫感染。

如何挑选及处理小龙虾?

最后,陈钦建议不要食用野生小龙虾,不要购买来路不明的小龙虾。建议从农贸市场或大型商超等正规渠道购买小龙虾。

买小龙虾时尽量选择颜色鲜亮,挥舞着钳子活性较好的小龙虾。

买回来后别着急处理,可以先在清水里养几个小时,然后用刷子将龙虾表面的泥和污渍刷洗干净,去掉头部、抽掉虾线;沥干水分后用油先预炸一遍,可有效地杀死小龙虾体内可能含有的微生物,然后再进行后续调味炒制等步骤。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