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英伟达概念持续走高 多只股票创历史新高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关注

● 本报记者 刘英杰

2月6日以来,A股英伟达产业链个股呈持续上涨态势。Wind数据显示,截至6月14日,Wind英伟达产业链指数大涨34.61%,近4个交易日内指数上涨5.35%。

分析人士认为,英伟达积极的市场信号,为A股英伟达产业链以及AI、算力等细分领域带来了正面影响,AI正由海外的创新热潮与资本开支逐渐转化为产业链核心上市公司的业绩。

产业链多只个股创新高

英伟达产业链指数成份股中,以中际旭创、新易盛、沪电股份、胜宏科技为首的多只个股股价创下历史新高。今年1月31日以来,Wind数据显示,新易盛累计涨幅达155.90%,胜宏科技涨幅达115.39%,中际旭创涨幅为90.71%,沪电股份涨幅为89.95%。

在英伟达市值不断飙升的背后,是AI行业对算力需求的激增。从A股英伟达产业链来看,具体可分为5个细分板块:GPU、PCB产业链、存储芯片、服务器散热、光芯片/光模块,不少相关上市公司业绩今年也出现爆发。

2024年一季度业绩报告显示,胜宏科技实现营业收入23.92亿元,同比增长36.06%;净利润为2.1亿元,同比增长67.72%。中际旭创第一季度实现营业总收入48.43亿元,同比增长163.59%;净利润为10.09亿元,同比增长303.84%。沪电股份第一季度实现营业总收入25.84亿元,同比增长38.34%,净利润为5.15亿元,同比增长157.03%。

IDC预计,到2027年,全球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总投资规模将达到4236亿美元,2022-2027年间的复合年增长率(CAGR)为26.9%。到2027年,中国在AI领域的投资规模将达到381亿美元,占据全球总投资的近9%。

国盛证券通信行业首席分析师宋嘉吉表示,AI正加速由行业景气度到报表的转化进程,光模块龙头业绩加速释放,同时算力其他环节如PCB、散热、服务器等都逐一迎来业绩加速,AI正由海外的创新热潮与资本开支逐渐转化为产业链核心上市公司的业绩。

投资机会渐显

从资金面来看,Wind英伟达产业链成份股中,不少股票获得资金青睐。Wind数据显示,截至6月14日,北向资金近60日以来加仓中际旭创超过30亿元,加仓京东方A超过13亿元,加仓天孚通信超过17亿元。

国金证券电子行业首席分析师樊志远表示,大模型持续升级,算力需求不断提升,云厂商增加AI资本开支,带动AI芯片、AI服务器、光模块、交换机等需求高景气。今年下半年智能手机、AI PC将迎来众多新机发布,三季度有望迎来需求旺季。中长期来看,AI有望给消费电子赋能,带来新的换机需求,看好AI驱动、需求复苏及自主可控受益产业链。

光模块方面,国联证券通信行业分析师张建宇认为:“英伟达GPU芯片的快速迭代,加速了1.6T光模块需求的释放。1.6T光模块的研发和交付能力依然会主导光模块厂商的竞争格局,有利于头部企业强化竞争优势。同时低时延、低成本、低功耗的CPO、LPO、硅光、薄膜铌酸锂方案有望给新的企业带来破局机会。”

在GPU方面,此前,黄仁勋宣布英伟达Blackwell芯片现已开始投产,预期2025年发布增强版Blackwell Ultra GPU。其同时官宣下一代架构Rubin将于2026年上市,将集成8颗HBM4;于2027年推出Rubin Ultra GPU版本,将集成12颗HBM4。

“英伟达产品的快速迭代,将进一步扩大其领先优势,并促进大模型和AI应用产业的快速发展。”国海证券计算机行业首席分析师刘熹认为,“英伟达GPU持续快速迭代,在工艺、封装和精度方面不断优化,配合CPU、NVLink等环节的进步,过去八年,Blackwell相比Pacsal架构的AI计算能力提升了1000倍。”

开源证券计算机行业首席分析师陈宝健表示,国内外AI领域创新不断涌现,坚定看好AI算力与应用端投资机会。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