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华为等巨头“抢滩”AI算力基础设施 产业链企业加快互联互通

证券日报之声

关注

本报记者 贾 丽

6月14日,华为宣布华为云华东(芜湖)数据中心(以下简称“芜湖数据中心”)正式开服,这标志着华为云全国存算网的枢纽节点布局全面完成,也意味着“东数西算”的长三角枢纽节点可面向华东及中部区域提供超大规模算力服务,将有力推动相关区域的人工智能产业发展。

近年来,我国多地加快建立算力枢纽,做大做强数据中心集群,全力培育产业生态,相关部署也吸引越来越多的企业布局。

“芜湖数据中心正式开服,将对通用人工智能和智算发展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夯实我国数字经济的算力基础设施底座,并带动产业链协同。”中国联合国采购促进会副秘书长宋嘉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据了解,芜湖数据中心规划占地约6000亩,规划了300万台服务器,融入华为云在节能、AI集群、液冷机房等方面的资源,首次引入IoT技术。

华为公司副董事长、轮值董事长徐直军表示,云计算、AI是关键的数字技术。芜湖数据中心是华为云版图的重要组成部分,标志着华为云正式建成全国算力一张网。其可以让企业在算力上随取随用,高效地进行模型训练和推理,相关的产业链配套也都将快速推进。

中国工程院院士杨善林认为,芜湖数据中心集群能够促进我国智算产业及其科技战略供应链的高质量发展,为智算产业生态系统的形成和发展提供巨大的动力。

据了解,数据中心是算力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算力服务器是数据中心直接提供算力资源的硬件设施。近年来,随着大模型等AI技术快速发展,我国对高性能算力的需求呈现爆发式增长。

在此背景下,我国高度重视算力基础设施建设。2023年12月份,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联合印发《深入实施“东数西算”工程加快构建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的实施意见》提出,到2025年底,国家枢纽节点地区各类新增算力占全国新增算力的60%以上。

多地也在加快算力基础设施建设,并吸引了华为、腾讯、阿里巴巴、字节跳动等多家科技巨头争相布局。

“在我国大规模推动算力基础设施建设的背景下,华为等企业布局均有利于加速我国自主化算力模型和应用的创新,让全国一体化算力体系建设再获重要推进,也将挖掘出数据中心、服务器、AI芯片等领域更广阔的新兴产业空间。”看懂经济研究院研究员袁博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中投产业研究院预计,2024年我国数据中心市场规模将达到3875.2亿元。调研机构毕马威发布的报告显示,预计到2025年,我国算力核心产业规模将不低于4.4万亿元。

科技巨头在算力基础设施领域竞相布局,也带动更多企业进入,并进行联合创新。其中,多家上市公司为产业链关键环节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撑。

据悉,目前,科大讯飞、信义玻璃海螺水泥江淮汽车云天励飞等企业均已经与华为在数据中心、大模型等领域进行合作。

云天励飞日前表示,目前公司已搭建包括华为昇腾、云天自研大模型推理服务器在内的超大规模异构高性能算力集群,在核心城市建设算力节点,实现算力统一调度管理等。汉鑫科技称,公司正与华为联合致力于打造国产化算力底座,推动AI算力市场化应用,未来还会推动更多的人工智能计算中心建设运营和服务。

华为公司常务董事、华为云CEO张平安表示,华为云将通过全球存算网和昇腾AI云服务,推动“百模千态”的应用创新与产业链企业的互联互通。

“产业链企业合力推进算力枢纽建设,是践行国家‘东数西算’战略部署的实际行动,将优化算力架构,促进数据资源的配置与利用,也将推动我国AI算力基础设施的多元化发展。”北京前沿金融监管科技研究院研究员马超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