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央国企发力设备更新,智能制造、数字基建成为关键领域

媒体滚动

关注
日k线图

日k线图

来源:华夏时报

记者刘昱汝 徐芸茜 北京报道

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设备更新与技术改造已逐渐成为企业保持竞争力的关键手段。近期,央国企新一轮设备更新行动正在渐次展开。

日前,工业和信息化部规划司投资处处长胡玥在2024年智能制造暨智能装备发展建设系列公益培训班(首期)上对《华夏时报》记者在内的媒体表示,推动工业领域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既有利于拉动有效投资、推动经济增长,也对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据了解,近日相关部门和企业“摸排家底”、密集部署,下一步将加大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加快更新一批高技术、高效率、高可靠性的先进设备,大力推进“智改数转网联”、智能制造装备应用、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绿色装备推广和设备能效管理。

推进大规模设备更新

今年,工业领域正积极推进大规模设备更新,作为扩大有效投资的重要抓手。

4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联合印发的《推动工业领域设备更新实施方案》(下称《方案》)提出,围绕推进新型工业化,以大规模设备更新为抓手,实施制造业技术改造升级工程,以数字化转型、绿色化升级为重点,坚持市场化推进、标准化引领、软硬件一体化更新,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到2027年,力争实现工业领域设备投资规模较2023年增长25%以上。

同月,国务院国资委召开中央企业大规模设备更新工作推进会上指出,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是推动技术变革和产业升级的先决条件,是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的有力举措,是企业塑造发展优势的重要机遇。

装备工业一司智能制造处处长赵奉杰对记者指出,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国务院国资委等有关部门,坚持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推动数字技术赋能新型工业化,开展的智能工厂培育、解决方案攻关、标准体系建设、评估评价等工作已取得显著成效。

《华夏时报》记者注意到,制造业数字化、高端化转型正逐步成为行业发展新趋势。数据显示,今年1至4月,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9.7%;制造业技术改造投资增长8.5%,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11.1%;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同比增长17.2%,快于全部投资13个百分点,拉动全部投资增长2.2个百分点。

工信部则表示,我国智能制造装备的产业规模已经达到3.2万亿元以上,制造业机器人密度已经达到了每万名工人392台。下一步,要加快推动智能制造装备普及应用和更新升级,推广应用数控机床、增材制造、机器人、智能物流、传感检测、仪器仪表等通用智能制造装备,开发应用针对特定行业、特定场景的专用智能制造装备,加快生产作业、仓储物流、质量管控等环节数字化智能化改造,推动工业软件和工业控制系统一体化更新。

多家央企积极部署

大规模设备更新浪潮下,多家央企积极部署、加快推进。

近日,中国大唐集团召开大规模设备更新改造推进会强调,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要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聚焦绿色低碳、节能降耗、本质安全、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升级、国产化替代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大力提升先进产能比重,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一体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与战新产业培育拓展,确保大规模设备更新行动高标准谋划、高效率推进、高质量开展。

中国化学提出,要围绕先进设备更新、数字化转型、绿色装备推广、安全水平提升“四大行动”,找准工作切入点,推动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要聚焦主责主业,充分发挥企业优势,加强沟通对接,找准市场需求,提供系统性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解决方案;要创新工作思路,打破惯性思维和路径依赖,主动培育市场、创造需求,通过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进一步打造核心竞争力。

此外,还有投资者向中国石化(600028.SH)等央企上市公司提问,《方案》是否会对公司推动老旧设备更新改造有影响?

中国石化表示,将稳妥有序推进老旧装置和设备更新改造,持续实施产业优化、产能整合及装备更新改造,提升资产质量,促进公司高质量发展。

“中央企业正根据‘一企一策’原则,制定设备更新方案,重点选择能耗高、排放大、效率低、安全隐患大的设备进行更新改造。”清华大学中国现代国有企业研究院研究主任周丽莎告诉《华夏时报》记者,同时,聚焦再生资源加工利用,推动集聚化、规模化发展,提升资源回收效率;通过加大投入,推进技术设备升级,促进产业链供应链协同发展。

在由中央企业智能制造协同创新平台(下称“央企平台”)和机械工业仪器仪表综合技术经济研究所(下称“仪综所”)联合主办的2024年智能制造暨智能装备发展建设系列公益培训班(首期)上,央企平台秘书处单位仪综所常务副所长石镇山介绍,中央企业智能制造协同创新平台是由22家中央企业及相关单位共同发起建立,在支撑国务院国资委推进中央企业主动担当制造强国主体责任、积极开展智能制造实践、建设高水平的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制造示范工厂、探索智能制造新模式等方面开展系列工作。接下来,央企平台将紧密围绕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和高质量发展目标,持续开展优势资源整合、基础共性技术攻关、标准体系建设、技术成果转移转化、创新人才培养、政府决策支撑和跨领域合作交流,推动智能制造赋能企业数字化转型深入实施。

责任编辑:徐芸茜 主编:公培佳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