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金银大跌,是反转还是回调?

新华财经官方微博

关注
听新闻
外盘期货走势图

外盘期货走势图

转自:新华财经

新华财经北京6月12日电 (吴郑思)上周五,国际市场贵金属、有色金属全线重挫,其中国际金价创下了逾三年来最大单日跌幅。国内市场因端午节假期躲过一劫,但本周二(6月11日)国内开市后,国内金银均跳空低开进行补跌。

回顾盘面不难发现,自5月下旬金银分别刷新历史新高和阶段新高之后,调整走势就已经开始。在短线大跌之后,目前市场最大的疑问是,贵金属涨势是否已经结束?

两大利空突袭 金银重挫

中国央行在5月暂停购金和美国5月新增非农就业人口远超预期,是造成上周五贵金属价格重挫的两大利空因素。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北京时间当天下午公布的数据,截至5月末,中国官方黄金储备为7280万吨,与前一个月水平持平,这表明中国央行在5月份暂停了购金,黄金储备结束“18连增”。

自2022年四季度以来,多国央行围绕储备多元化开展的购金行动,是推动金价上涨的重要因素之一。据世界黄金协会的数据,自2022年中以来,全球央行黄金购买量增加了近三倍,达到每季度约1000万盎司。根据已经公开的数据,2023年全年,中国人民银行是最大的黄金买家。因此,中国央行今年5月停止增持黄金,给市场带来了不小的冲击。但回顾今年前几个月中国黄金储备变动情况可以发现,自3月以来,中国央行增持黄金的节奏就已经开始放缓。

通常,央行购金更多出于战略性考虑,但也并非不考虑价格因素。盛宝银行大宗商品策略主管 Ole Hansen 表示,暂停购买表明中国央行对支付创纪录高价的前景感到犹豫。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也认为,停止增持与近期国际金价上涨幅度显著扩大等因素有关。“在黄金价格水平处在历史高位的背景下,适当调整增持节奏,有助于控制成本。”

除此以外,美国5月新增非农就业人口意外达到27.2万人,远超预期的19万人,也加剧了贵金属的抛售压力。机构普遍认为,强劲的非农就业人口增速将令美联储更加谨慎的开启降息。

而本周,美国5月CPI数据和美联储6月议息会议将先后登场。市场普遍的分析认为,若通胀继续下降,近期表现“并不太鹰派”的美联储将推动贵金属价格重回涨势;反之则贵金属将继续承压。

是回调还是趋势拐点?

大跌之后,市场最大的疑问是:贵金属涨势是否已经结束?综合机构分析来看,尽管对贵金属价格调整的时间和幅度存在分歧,但市场共识是金银涨势可能仍未结束。

荷兰国际集团(ING)大宗商品策略师Ewa Manthey在最新评论中表示,美元走强和中国需求减弱正给金价带来新的阻力,但一旦美联储开始降息,黄金将恢复上涨势头。

中泰期货分析师史家亮也分析称,当前来看,贵金属板块的调整行情仍未结束,但依然不建议做空,贵金属调整行情正是低位做多的机会。他同时认为,贵金属中长期上涨趋势将持续,货币属性回归与地缘避险需求是主导,政策转向宽松预期与流动性泛滥亦是直接利多。

中金公司2024年下半年大类资产展望报告中称,进入下半年,结构性力量、周期性力量和地缘性力量影响市场大势,资产配置需要守正待时,安全资产可能行情未尽。报告特别提到,黄金和中国高股息资产对上述3种力量具有较强对冲能力,自身风险暴露相对较低,安全性层级最高。而黄金也与中国高股息和美债一起,被该团队列为下半年建议超配的资产。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尽管5月份中国央行暂停购金,但贵金属的投资需求近期回升明显。世界黄金协会日前表示,2024年5月份全球实物支持的黄金ETF录得净流入,结束了此前12个月的净流出状态。数据显示,随着需求改善,5月份黄金ETF的总持有量反弹至3088吨,总资产管理规模升至2340亿美元。

从高频数据来看,全球最大的黄金ETF持仓5月份以来基本维持在830吨以上,虽然低于今年1月份的平均持仓水平,但较3月份的年内低位仍明显回升。而全球最大的白银ETF进入6月以来更是连续加仓。

国内市场方面,统计数据显示,截至6月7日,全市场17只黄金主题ETF中,有14只在近一个月以来呈现份额净增长态势,资金净流入趋势明显。

另外,在黄金供应方面,世界黄金协会近期表示,全球金矿业将很难再持续增产。该协会数据显示,2021年全球黄金增产2.7%,2022年增产1.35%,去年则仅增产0.5%。

由此可见,尽管中国央行5月暂停购金、美联储降息预期缩减等压制了贵金属表现,但全球利率路径、地缘风险和贵金属货币属性回归等因素,仍旧支撑贵金属需求,进而也支持市场对于贵金属风险释放后继续上行的判断。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