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下调10BP-130BP 银行理财产品业绩比较基准调整密集 会持续吗?

市场资讯

关注

来源:财联社

多只银行理财产品调整业绩比较基准。民生理财最新公告称,旗下一只产品6月17日起调整业绩比较基准。青银理财则在6月19日、7月5日调整部分理财产品业绩比较基准。调整原因涉及“理财合同约定及当前市场情况”“根据业务需要”等。从调整幅度来看,有产品最大下调幅度可达到130个基点。

业内人士对财联社记者表示,在净值化时代背景下,理财公司会根据市场情况对业绩比较基准作出调整以修整投资者预期。未来,在存款利率持续下降的背景下,理财收益率可能会持续下降,不过,受制于销售端的压力,理财产品继续调降业绩比较基准的速度和幅度有限。

多只银行理财产品下调业绩比较基准 有产品调整幅度可达130BP

多家理财公司下调旗下产品业绩比较基准。如,民生理财最新公告称,根据民生理财贵竹慧赢添利固收增强一年定开9 号理财产品的理财合同约定及当前市场情况,决定自下一投资周期(2024年6月17日)起,调整该理财产品的业绩比较基准,调整前业绩比较基准为3.7%-5.3%,调整后为3.1%-4.0%。

另外,根据业务需要,青银理财拟对部分开放式净值型人民币理财计划业绩比较基准作出调整。其中3只产品的业绩比较基准均由3%-4%调整至2.6%-2.9%,调整时间分别为6月12日、6月19日、7月5日。另外3只产品的业绩比较基准则均有4%调整至3.1%-3.4%,调整时间亦分别为6月12日、6月19日、7月5日。

普益标准研究员董丹浓在接受财联社记者采访时表示,根据监测,总体来看,近期理财产品业绩比较基准下调幅度在10BP-130BP之间。部分此前业绩比较基准下限在3.0%-4.0%的产品,目前下限大多调整至3.0%以下。

“业绩比较基准下调,与底层资产收益率走低密切相关。”董丹浓进而称,10年期国债收益率过去一段时间出现了持续下行,债券类资产收益水平大幅下降,这使得以债券资产为主要资产配置的理财产品难以再实现高回报收益。因此,理财公司不得不调整业绩比较基准,以应对市场环境的变化。与此同时,高收益资产稀缺带来的收益压力,使得长端理财产品面临更大的业绩达标压力,理财子公司不得不降低业绩比较基准,以应对资产端的压力。

一家银行客户经理也表示,“稳健理财产品及定期存款利率整体处于下降趋势。”根据普益标准数据,2024年4月全市场共新发了2523款理财产品,环比减少59款,其中321款为开放式产品,其平均业绩比较基准为3.05%,环比下跌0.05个百分点;2202款为封闭式产品,其平均业绩比较基准为3.16%,环比下跌0.06个百分点。

业内:继续调降业绩比较基准的速度、幅度有限

“在市场利率下行的趋势下,理财公司通过降低业绩比较基准,可以及时修正客户预期,也为投资者提供了更为准确的参考标准,有利于提高客户投资体验和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保持竞争力。”对于部分理财产品下调业绩比较基准,董丹浓对财联社记者表示。

展望后期,董丹浓认为,未来,在存款利率持续下降的背景下,理财收益率可能会持续下降,受制于销售端的压力,理财继续调降业绩比较基准的速度和幅度也有限,短期内业绩压力将会持续。

对于投资者而言,业绩比较基准是基于产品性质、投资策略、过往经验等因素对产品设定的投资目标,不是预期收益率,不代表产品的未来表现和实际收益。董丹浓补充道,业绩比较基准下调并不一定意味着产品的实际收益一定会下降,相比之下投资者应该关注产品的实际收益情况,尽可能全面了解产品的特点和风险,并结合自己的投资目标和风险承受能力来做出决策。

另外,对于理财公司而言,应密切关注市场动态和政策变化,并及时做出相应的策略调整。在保持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寻找具有相对较高收益的投资机会,如关注信用利差变化、挖掘优质企业债等。同时,也可考虑对其他类型资产的配置,以实现资产多元化和风险分散化。

关于6月理财配置,一位股份行理财经理对财联社记者表示,对于长期不用的资金,若追求稳健增值,可考虑确定性较高的长期理财。短期不用的钱,可配置稳健低波理财,抵御波动。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