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外卖骑手“送”博尔捷上市 劳动争议仍待解

媒体滚动

关注

来源:北京商报

“到底谁对骑手负责?”近日,聚焦灵活用工的博尔捷向港交所发布一份新公告,进一步委任建银国际金融有限公司及中国银河国际证券(香港)有限公司为整体协调人,其招股书中暗藏的营收依赖、诉讼风险等再次被外界关注。8940万、9120万、9250万,2021—2023年博尔捷帮助某即时消费服务商完成的配送任务越来越多,营收却不见增长。从业务结构看,博尔捷通过招募骑手、管理站点等方式向客户A提供配送服务,2023年为解决骑手纠纷及诉讼等支付了1980万元赔偿金,是2022年赔偿金的3倍多。目前博尔捷仍有约80宗未了的法律诉讼,其中绝大部分涉及配送骑手的交通事故。

八成营收靠配送服务

自2017年终止新三板挂牌后,欧孚科技经过一系列运作,变成了博尔捷旗下的公司,企业定位从人才招聘和服务外包的互联网企业,摇身变成“引领数字商业,打造新人力”的科技企业。博尔捷运营iBridger(脉芽糖)、SHOUDAOZI.COM(收)及ONTech(欧孚科技)三个平台,并向客户提供SaaS(软件即服务)解决方案。

根据招股书的分类,博尔捷的营收来自非传统劳动力管理解决方案、人力资源产业园区管理解决方案,其中非传统劳动力管理解决方案又细分为交易型SaaS解决方案、复合用工管理系统、定制化服务。

在招股书中,博尔捷花了大量篇幅介绍iBridger、SHOUDAOZI.COM及ONTech等PaaS(平台即服务)和SaaS服务的运营逻辑。其实,定制化服务才是博尔捷的营收大头,2021—2023年的营收占比均超八成。

所谓定制化服务,即向即时消费服务行业客户的定制化合作模式,包括标准配送服务和自营本地服务,其中标准配送服务指承担客户A发布的配送任务,并招募骑手执行。

具体包括,自费建立、运营及管理骑手站点,招募骑手承接客户A及其指定合作伙伴于指定区域内的配送任务、处理投诉、培训骑手等。博尔捷主要通过iBridger、其他骑手推荐以及其他线上及线下推荐渠道招募骑手。自营本地服务是指处理即时消费服务行业若干客户配送骑手的佣金计算与支付、个人税务申报及事故处理相关事宜。

“从营收结构看,我认为博尔捷更像是配送服务提供商。”比达咨询分析师李锦清告诉北京商报记者,“强调公司能提供PaaS、SaaS服务,可能是为了自我包装。”

以标准配送服务为例,2021—2023年营收分别是7.84亿元、8.13亿元、8.09亿元,相应的营收占比是79.4%、79.6%、85.3%。而交易型SaaS解决方案在2021—2023年贡献的营收占比总营收5.2%、5.4%、8.1%,复合用工管理系统的营收占比分别是0.6%、0.4%、0.9%。人力资源产业园区管理解决方案的营收占比在5%上下。

送了更多单却挣得更少

“我们依赖多个主要客户,特别是我们最大的客户A。”博尔捷在招股书风险因素板块提示。博尔捷于2020年成为客户A的配送合作伙伴,承担其配送任务,2021—2023年,博尔捷向客户A提供定制化服务的营收分别是8.8亿元、9.07亿元、8.18亿元,分别占总营收的89.2%、88.7%、86.3%,其中大部分是来自标准配送服务。博尔捷承担的客户A的配送任务数分别是8940万、9120万、9250万。也就是说,博尔捷给客户A完成了更多配送任务,但获得的营收却在下滑。

客户A是谁?博尔捷方面并未透露,仅表示“客户A在中国即时消费服务行业占据领先市场地位。配送服务提供商倾向于依赖客户A运营的平台及系统获取任务及订单。我们的董事认为,包括我们在内的非传统用工管理解决方案提供商在业务运营过程中对客户A的依赖属常见”。

在灵活用户赛道,依靠大客户的情况不是孤例,但不是行业常态。招股书援引数据显示,按2022年的服务总价值计,博尔捷是中国最大的非传统用工平台,市场份额约为13.2%,以招股书披露的线索,第二至第四名大概率分别是趣活科技、一品威客和猪八戒网。

以已经上市的趣活科技和先于博尔捷赴港递表的猪八戒网为参考对象,2023年趣活科技营收37亿元,较2022年小幅下滑,其中来自及时餐饮配送解决方案的营收34.13亿元。2020年趣活科技赴美上市时,其96%的营收依赖美团、饿了么等大客户。

根据猪八戒更新版招股书,2023年上半年营收2.52亿元,营收四成以上是智慧企业服务业务,具体包括智慧工商财税服务、智慧知识产权服务及智慧科技咨询服务。

同在港交所递表,同一个赛道,博尔捷的营收高出猪八戒网,且已实现盈利,但较晚赴港,“后发可能会影响博尔捷的曝光度和知名度。如果两家公司在业务上有重叠或竞争关系,晚递表可能会使博尔捷失去一些潜在的合作伙伴或客户”,中国企业资本联盟副理事长柏文喜告诉北京商报记者。

大量劳动纠纷

从成本的角度看,配送服务也不算一门轻松的生意。2021—2023年博尔捷的营收成本分别是8.67亿元、8.68亿元、8.28亿元,其中标准配送服务的营收成本分别是7.63亿元、7.86亿元、7.83亿元,占总营收成本的88%、90.5%、94.6%。

换一个维度看,博尔捷营收成本的大头是标准配送服务支付给骑手的佣金,2023年博尔捷花了6.43亿元在佣金支付上。也就是说,配送近万单,收获8亿元营收,但支付佣金超6亿元。

反映在毛利率上的数据也十分显眼,2021—2023年博尔捷整体毛利率分别是12.2%、15.1%、12.7%,营收贡献最大的标准配送服务的毛利率却每年垫底,分别是2.6%、3.3%、3.2%。按照博尔捷方面的解释,“标准配送服务的毛利率较低主要是因为业务性质及成本结构不同所致,因此我们承担巨额骑手佣金”。

除了佣金,博尔捷还需要处理骑手发生的事故。

招股书显示,博尔捷给所有招募的骑手购买基本商业保险,保费从应付给骑手的佣金中扣除。2021—2023年,扣除从保险公司收回的金额后,博尔捷主要为解决纠纷及法律诉讼支付的赔偿金分别约为620万元、610万元及1980万元。

2023年赔偿金为何激增?博尔捷在招股书中的解释是:“主要是由于我们解决了前几年发生的交通事故引起的大量纠纷及法律诉讼,而这主要是因为事故发生与解决纠纷或法律诉讼之间固有的时间差。”有观点则认为是博尔捷突击处理纠纷、诉讼。北京商报记者就赔偿金问题,纠纷、诉讼处理的平均时间差等与博尔捷方面进行了邮件沟通,但截至发稿,对方未予回应。

可以确认的是,目前博尔捷仍有约80宗未了结的法律诉讼,其中绝大部分与涉及配送骑手的交通事故有关。

北京商报记者 魏蔚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