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港交所首家第18C章特专科技公司上市在即

证券日报之声

关注

本报记者 毛艺融

港交所特专科技公司上市规则(以下简称“第18C章”)推出一年多以来,终于迎来首只首发上市新股。6月4日至6月7日,AI制药公司晶泰科技招股进行中,预计6月11日定价,6月13日在港交所挂牌上市。

第18C章是港交所为特专科技公司专门增设的上市条款,其大幅放宽了收入门槛等上市条件,并设置预期市值、研发、第三方投资等要求,意在吸引更多具备高增长潜力的新兴企业来上市。

首家特专科技公司即将上市

资料显示,晶泰科技是一个基于量子物理、以人工智能赋能和机器人驱动的创新型研发平台,主要为制药公司提供药物及材料科学研发解决方案及服务。

从上市进程来看,晶泰科技在去年11月份按第18C章规则递表,今年4月26日取得中国证监会发布的备案通知书,随后5月26日通过港交所聆讯。如进展顺利,其将成为首家以第18C章挂牌的上市公司。

晶泰科技在上市前已达到第18C章的市值要求。自成立至今,晶泰科技共进行8轮融资,融资总额达到52.4亿元,最后一轮投后估值达到19.6亿美元,约为140亿元。

招股书显示,晶泰科技计划全球发售1.87373亿股,占发行完成后总股份的5.50%。其中95%为国际发售、5%为公开发售,另有15%超额配股权。每股发售价介乎5.03港元至6.03港元,每手1000股,最多募资约11.30亿港元。总市值约171.36亿港元至205.43亿港元。

根据第18C章要求,特专科技公司在上市前必须取得资深独立投资者相当数额的投资。目前,晶泰科技已超额满足该要求。据悉,其已锁定八名基石投资者,累计认购3.377亿港元,按招股价中位数5.53港元计算,认购比例占此次发行规模32.59%。

另外,晶泰科技上市前的股东阵容强大。腾讯控股、红杉中国、五源资本、国寿成达等,分别在上市前持股13.66%、8.25%、7.94%、7.32%,软银集团及谷歌母公司Alphabet也在上市前分别持股2.92%、0.91%。

港交所或迎更多高科技企业

第18C章划分了“已商业化公司”与“未商业化公司”,从收益门槛来看,其区分标准在于,申请人上市时经审计的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由特专科技业务所产生的收入是否达到2.5亿港元。

从上市时预期市值来看,“已商业化公司”至少60亿港元,“未商业化公司”至少100亿港元。这意味着,企业在上市前需要争取更高的估值。

港交所资料显示,除了晶泰科技,黑芝麻智能是另一家按照第18C章路径递交招股书的科技企业。该公司于去年6月份首次递表,随后11月份取得了中国证监会备案通知书,在今年3月22日二次递表。

通商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沈军表示,第18C章为未商业化的特专科技公司打开了资本市场的大门,加速技术创新和产品开发的步伐,随着这一机制的逐步成熟,未来将有更多公司把握这一机遇,加入按第18C章上市的行列中。

从行业来看,特专科技公司涉及新一代信息技术、先进硬件及软件、先进材料、新能源及节能环保、新食品及农业技术等五大领域。

毕马威中国资本市场合伙人邓浩然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长远来看,特专科技上市规则覆盖面更广,对投资者、企业更具吸引力。

目前,港股仍然是内地企业赴境外上市的优先选择。据证监会官网显示,截至5月31日,除了已取得备案通知书的企业外,仍有110家企业提交了备案申请,其中87家拟赴港上市。

富而德律师事务所合伙人王庆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港交所针对高科技、医疗、创业型企业等推出鼓励措施。尽管港股市场面临流动性方面的挑战,但从中长期来看,仍是内地企业赴境外上市的主要渠道。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