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专访美银证券大中华首席经济学家乔虹:中国经济出现积极向好信号,人民币下半年有望走强

21世纪经济报道

关注
湾区金融大咖说丨独家专访美银证券大中华首席经济学家乔虹:中国经济出现积极向好信号,人民币下半年有望走强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朱丽娜 香港报道

进入二季度,包括港股、A股在内的中国股票资产表现抢眼,吸引国际资本回流。数据显示,截至5月17日的一周内,主要投向中国股票资产的iShares旗下MSCI新兴市场ETF资金流入高达10.7亿美元,刷新2022年4月以来单周纪录。这也是该ETF连续两周吸引资金流入。

“股市确实已经体现出大家对于宏观基本面更正面的看法。股市本身不仅反映的是宏观基本面目前及未来的状态,即大家对它的预期,还反映了一些流动性所带来的影响。现在我们看到的是流动性和基本面都出现了一些积极向好的变化。”美银证券大中华首席经济学家乔虹近日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专访时表示。

在她看来,4月中国经济数据虽然“有强有弱”,但已经出现了一些“积极向好的苗头”,例如1-4月固定资产投资内的制造业同比增速超过9%、设备购置增速超过13%,已经率先回暖,然而社会消费品零售、信贷等数据仍然较弱。

数据显示,今年1-4月,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30928亿元,同比下降9.8%;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29252万平方米,同比下降20.2%。4月70个大中城市中,各线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同比降幅均有所扩大。

5月17日,央行发布重磅楼市新政,引发市场热议。“最重要的是相较于过去几个月,中央这一次有更多政策放松的动作。此举释放出来的信号是远强于各个城市‘一城一策’。”她表示。

她认为,此轮楼市新政力度是史无前例的,短期内楼市将进入一个政策观望期,“如果未来两三个月,本轮放松所带来的效果仍然有限,这些城市可能会进一步放松措施。从中央层面上来看,无论是在融资成本方面的考虑,比如说房贷利率,还是从房地产市场的供给侧,即对开发商的一些流动性支持等,可能还有一些其他的措施会出台。为去库存带来一些更新的动力,所以我觉得整体来看是比较乐观的。”

积极向好的信号

《21世纪》:我们先聊一下4月中国的经济数据,最新的经济数据有哪些看点?分项来看哪些板块的表现会比较好,哪些板块相对较弱?

乔虹:从4月的固定资产投资、工业生产增加值以及整个社会消费品零售的情况来看,整体来说还是有强有弱。出现了一些比较积极向好的苗头,固定资产投资里制造业相关的增速,还是保持在9%以上,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强劲的信号。另外,像设备购置的增速超过13%。

其实,在生产制造以及设备制造相关的行业里,已经感受到了经济的回暖。但4月的数据并没有体现在消费上,比如说社会消费品零售的数据相对较弱,可能最让人诧异的是货币和信贷的数字。如果看经济活动的指标,虽然没有特别强的一致性信号,但是整体来说水平不错。

《21世纪》:股市作为晴雨表,一般是走在经济的前面。我们看到这几个月,包括A股港股反弹的幅度都比较大。是否可以理解为中国经济已经企稳见底?

乔虹:在我看来,现在股市已经体现出对于宏观基本面更正面的看法。股市本身不仅反映宏观基本面目前及未来的状态,即大家对它的预期,也反映了流动性所带来的影响。现在我们看到的可能是流动性和基本面都出现了一些积极向好的变化,所以包括股市在内的资本市场有所反应也是理所应当的。

《21世纪》:包括美国银行在内的主要国际大行都在上调对中国经济增长的预期,结合现在公布的4月数据,你怎么来看这一波上调背后的驱动因素?

乔虹:大家看到一季度的数据公布之后,主要大行都开始调整预测了。原来预测今年中国经济增长率是4.8%,在此基础上,我们调整到5%。截至目前所看到的情况,我觉得这个水平基本上符合4月(数据)所体现出来的经济宏观基本面的情况。一定的上行风险体现在,比如出口,可能比我们想象的会更好一些。刚才提到的固定资产投资里面的制造业,已经连续4个月情况都非常的好。但是同时也要考虑到,在其他方面,数据还有比较弱化的可能,一是因为目前社会消费品零售相对来说还较弱,另外下半年美国大选是否会带来一些地缘政治的风险。

“四箭齐发”

《21世纪》:讨论中国经济当然离不开房地产领域。5月17日央行也公布了三个主要的政策,包括降利率降首付,你怎么来看这一波密集出台的政策,释放出什么信号?

乔虹:相较于过去几个月,中央这一次拿出了更多的政策放松动作。此举所释放出来的信号远强于各个城市“一城一策”。大家所看到的首付比例从20%、25%,再进一步调整到15%、20%的水平,这样的变化体现了中央的决心,尤其是把首付比例调整到前所未有的低水平。

我们觉得这都是非常有效的,这些做法也超出了市场预期。但是另一方面,比如大家在之前期待比较高的是再贷款,3000亿元的再贷款可能只能带动大概5000亿元的资金量。可能对于全国去库存的进程来说,它带来的效果是比较有限的。把这四支箭放在一起整体评论的话,可以说前三支还是超出市场预期的,效果比较好。有人可能会说3000亿元的总量太小了,但是我觉得这可能只是一个开始,之后可能还会看到其他新政策被引进,为去库存带来一些更新的动力,所以我觉得整体来看是比较乐观的。

《21世纪》:除了刚才讨论的这四支箭之外,杭州西安等主要城市陆续放开限购,现在整体来看市场的反应是怎么样的?市场可能关心的是在什么时点一线城市也放开限购吗?

乔虹:其实经过了多轮政策放松,我觉得已经进入了一个等待观望期。可能不会在短期内推出太多新的政策放松。特别是大家经常所说的北上广深,会不会完全放开限购,可能还要再观望一段时间。

如果未来两三个月,本轮放松所带来的效果仍然有限,我觉得有可能会带来这些城市进一步放松措施。从中央层面上来看,无论是在融资成本方面的考虑,比如说房贷利率,还是从房地产市场的供给侧,即对开发商的一些流动性支持等等,可能还有一些其他措施会出台。

一旦价格稳定了,特别是对于二手房市场来说,价格稳定了,并且出现了缓慢上升的信号时,可能很多卖家的预期也会改变,他们就会把自己本来想挂的房盘再拿回来,那么二手房市场可能会出现需求明显增长,但是供给可能逐渐下降的趋势,这样二手房的价格可能恢复得会比较快和比较好。到那个时候大家可能会更希望恢复到新房(市场)去买,因为新房的价格相对来说比较稳定,所以这个过程可能是按照刚才的顺序发生,政策可能也是希望能够观测到未来两三个月之内出现这样的状态,那么基本上就可以宣告房地产的调整过程已经企稳并开始出现好转。

《21世纪》:刚才你提到社会消费品零售数据,包括看到“五一”假期出行的消费数据也是好于预期的。你怎么看现在消费出现了分层或者分化,比如说在某些刚需的消费跟一些耐用消费品的消费,呈现的趋势是不太一样的,你怎么看消费未来的趋势?

乔虹:关于消费,最近我们做了一个有意思的对比,发现在疫情之后,中国和美国的居民部门都积攒了很多储蓄。从美国的角度上来看,很多的储蓄增加是来源于政府的刺激。但是从我们的角度看,其实国内的居民部门攒了很大一部分没花出去的钱,但是这些钱并不来自于财政的刺激,而是因为我们少买了房。从2021年到现在,因为少买房大概攒了几万亿元数量级别的存款。

但这不是多挣出来的钱,不是政府白给的钱。那么对未来的预期比较担心的是,人们有时会在一些方面是能省则省,可能未必是消费降级所能简单解释的。很多时候我们也看到一些代际的变化,比如年轻人更倾向于服务类消费,以前可能用于买包、买车或买房的钱,现在可能更多用于体验式的服务类消费。

我们还看到三、四线城市有消费升级的趋势,特别是出现在食品饮料行业。比如由于扩店下沉带来的广泛性、全国性价格下降所产生的一些影响,这表现为可能买一杯奶茶、咖啡的价格降低了。90后和00后已经成为现代消费的主要话事人,他们的消费习惯也逐渐成为主导全国消费领域新变化最主要的推动力。

短期内降准几率更大

《21世纪》:4月的另外一个数据讨论热度比较高,就是新增社会融资缩减了1987亿元,是近19年来首次出现负值。你怎么看待这个数据表现?

乔虹:影响4月社会融资总额情况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4月发债较少,特别是政府债券发行速度较慢,社会融资包括资本市场的各个方面,本身有很大一个板块来自债券,特别是与政府相关的债券发行。第二,4月可能会出现一些监管变化,使一些高息揽存的行为活动受到限制,进而使4月的储蓄和信贷都受到影响。

第三,有一些统计方面的特别因素,导致一次性因素的影响。所以对以前可能存在的一些虚高现象进行了挤泡沫、压泡沫,4月呈现出来的数字较弱。考虑到刚才所说的三种特殊情况,其实并非出现了信贷需求的垮塌。相反,我们可能在(市场情况)相对较弱的4月正好碰到了一些偶然因素,导致这个数字表现较弱。

《21世纪》:你如何预期下一步政策调控的走向?

乔虹:从量上或者从价格上来讲,这些其实是促进信贷需求的方法。可以看到在第二季度出现更多资金支持的可能性在增加,所以我们认为对于5月和6月的信贷表现来讲,还是应该保持相对乐观的态度。市场还是很希望能够看到降准和降息。

在看到4月底,中央传递出来的一些信息后,我们认为现在还有进一步调整准备金率的空间,可以择机进行。我认为降准的几率在短期来说可能更大。从降息来看,可能还需要一些时间。短端来讲,一年期基准利率调整的可能性不会很大,主要是出于对汇率的考量。但是从5年期的角度来讲,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其实还有进一步下降的空间。

如果5年、10年以上的利率中枢逐渐移至接近3%的位置,若从现在3.7%、3.9%左右移至接近3%,可能短期再调整的需求就不会很高。但是如果变动较少,仍然需要一些动力的话,未来就有必要择机推出LPR的调整。

《21世纪》:汇率方面,美联储按兵不动推迟降息的周期,这对于央行的货币政策有怎样的影响?你如何看下半年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走势?

乔虹:从整体来看,近期美国经济保持了比较红火的局面。在通胀也维持较强于预期的背景下,我们官方观点认为今年12月应该会进行第一次降息,降息的幅度大概是25个基点。这样的变化对于中国和(亚洲)地区内主要央行来说都有比较明显的影响。对于地区内部的主要货币来讲,下行压力会逐渐开始发生变化。

短期来看,人民银行可能还是会有比较明显的汇率压力,因此可能不太适合选择在今年四季度之前、在短端、MLF(中期借贷便利),或者一年期的LPR,这些部分进行太明显的利率调整。而等到年底再进行调整,我们认为国内经济是能够支撑的。

目前来看,一方面加大财政政策的支持力度;另一方面,我们不一定要从短端入手,也可以从长端进行调整。人民币在二季度可能还是有下行压力,但是在三、四季度可能会逐渐有所恢复。我们可以看到年底(汇率)是7.35,到明年美元整体的趋势转变后,人民币应该会在明年年底达到6.9的水平。

(实习生雷若希 姚力丹对本文亦有贡献)

策划:于晓娜

记者:朱丽娜

监制:朱丽娜

编辑:胡慧茵 李艳霞

设计:林军明

视频制作:袁思杰

出品: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

(作者:朱丽娜 编辑:胡慧茵,李艳霞)

责任编辑:梁斌 SF055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