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长期亏损的基金 要不要赎回?

市场资讯

关注

你对基金产品一般持有的时间是多少?如果持有的过程中一直是亏损的,会不会更早赎回呢?

调查报告显示,为了实现投资收益目标,80%以上的投资者愿意持有基金的最长时间不超过2年,只有不到8%的投资者愿意持有基金的时间超过3年。

但近几年基金的业绩表现,的确容易使人在持有的信心上产生动摇,常言道:“事不过三”,而代表权益基金平均数的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从2022年开始已经连续两年负收益,今年的结果还未可知。

不少人手中拿着深套的基金,想赎回吧,觉得白等这么长时间了,不赎回吧,又怕回本遥遥无期——究竟该何去何从呢?

注: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2022年、2023年收益率分别为-13.52%、-1.10%,数据来源:Wind,2023.12.31。

长期亏损的基金还能回本吗?

先给各位吃个定心丸,基金投资中一段时期的浮亏和回撤并没有想象中的可怕,细数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十多年的发展历史,一直是在风雨的历练中成长起来的。

以最坏的情况来看,如果在2010年以来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历次阶段性高点买入,只要能坚持足够长的时间,都有回本的机会。历史不会重演,但每一次都是惊人的相似,时间是解套的最佳良药。

当然,在阶段性高点买入的假设是比较极端的,事实上,如果没有买在最高点,或者在底部进行了补仓,那么大多数人的回本时间都远比上面要短。

什么情况下应该赎回基金?

虽然说时间是基金投资中的一剂良药,但是也要对症下药,我们不鼓励在任何情况下都一味的硬抗,如果我们发现前期选择基金时出现了错误而不去补救,不仅可能等不到结果好转,还会错过更多赚钱的机会!

因此,我们要学会理性判断亏损的基金有没有继续“扛下去”的价值。

先考虑基金为什么会长期亏损。

我们先看客观因素,也就是观察市场行情在持有基金期间的表现如何,再看看基金和市场或所重仓板块的涨跌是否整体趋同,如果发现大家都在跌,或者虽然整体行情还可以,但基金重仓的板块下跌比较严重,那么基金出现亏损也就并不奇怪了。

毕竟,基金底层的配置也是市场中的股票,如果整个市场的系统性风险都不小,尤其是在风格轮动快,只有一些结构性的机会时,想完全通过主动操作走出相反的方向或许难度有些大。

排除了市场的因素,我们就需要围绕基金运作本身做一定的核查,如果是基金运作中的主观因素导致的,比如市场还没有跌多少但基金业绩不断创新低、或者重仓股发生了踩雷、规模迅速变动导致投资策略失效等等。那么,或许应该考虑一下分批赎回或者分批转换到更优质的基金上去,不要等到泥足深陷,亏得越多,就越舍不得抽身了。

但如果基金运作本身也没有问题,仅仅是因为市场下跌的原因而表现不好,这时候就不建议大家在市场低位的时候卖掉基金,因为市场系统性风险的释放往往也一定程度上提供了更多的投资机会,一键赎回固然在短期起到“止痛效果”,但是也完全断绝了解套和回本的可能性。

股神巴菲特曾做过一个比喻:“市场短期是投票机,但是长期来看却是一台称重器”。

把时间拉长来看,市场没有永远的风口,也没有永远的低迷。

现阶段回本的机会大不大?

如果你经过理性思考还是决定再坚持一段时间,那我想你可能还会追问,现在跌到底了吗?亏损会进一步扩大吗?但是没人能精准的预判后市,而且每个人手里持有的基金类型和风格各不相同,所以我们只能从代表基金整体表现的指数表现来做一些参考。

根据历史经验,现阶段市场继续向下的幅度可能比较有限了。

回到开头所说,自2005年至今,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仅发生过一次连续两年下跌,正是刚刚过去的2022、2023年。此前该指数最多连跌一年,因此基金的投资风险在长达两年的下跌中或许已经逐步释放,我们更应该关注接下来的机会。

也就是说,当前“深套”的基金大概率是可以回本的,前提是我们要坚持做“时间的朋友”,当我们进入到新的周期里,优质的基金有望突出重围。

等待回本的日子里,还能做什么?

在很多时候,特别是在市场没有那么“给力”的情况下,我们还是可以采取一些主动操作来加快解套速度的。

1、克服焦虑,提升能力

凯恩斯说过,“市场持续非理性的时间总会比你能撑住的时间更长”。既然如此,我们要有更理性的心理准备,如果自己先乱了阵脚,就容易在策略上飘忽不定,频繁申赎反而容易从一个困境跳入另一个困境。在等待的时间加强对自己持仓的观察,不断通过实战和观察、复盘,提升自己的投资能力。

2、适度补仓,分散投资

遇到账户浮亏时,选择加仓与躺平,回本速度是坐电梯和爬楼梯的区别。在投资低谷期加大投入的确是一个艰难的过程,这也正是投资逆人性的地方,如果我们真的可以做到逆市加仓布局,或许能更快地收获投资的果实。

海通证券曾做过一个测算,股票型基金指数下跌15%后定投,2年正收益率概率为100%,平均收益率达23%,下跌20%后定投,2年平均收益率达47%,如果按3年计算,平均收益率分别达53%、39%。可见,如果采取定投策略,或许能更快的实现自救。

3、优化组合,资产配置

投资中,我们追求的是账户组合整体的效益,而非个别基金的收益。整体来看,如果账户中存在多只同质化较高的基金,不妨及时拔掉野草种鲜花。可以从基金类型上进行分散,比如以债券基金打底,权益基金争取收益;也可以从风格上分散,比如同时配置价值和成长方向;也可以从全球资产上进行分散,比如同时配置境内基金与QDII基金、黄金ETF基金等。

市场波动在所难免,再优秀的基金也无法保证能够一路长“红”。或许眼下的困境正是新的起点,如果你相信A股市场未来可期,不妨再给自己、给基金一个机会。

(文章来源:银华基金)

责任编辑:石秀珍 SF183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