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2万元电脑CPU变榨菜?多名消费者疑遭电商平台虚假发货

封面新闻

关注

成都市民向先生从未想过,在自己信任的电商平台也会遇到网店跑路。

近日,向先生向记者反映,5月5日在某电商平台花了近2万元购买电脑CPU,商品不仅被送到了其他地址,其中一个包裹内竟然是一包榨菜。“主要是订单被确认收货了,现在商家联系不上,平台不予退款。”向先生怀疑这是有团队故意利用平台漏洞的诈骗行为。

记者发现,一个维权群里上百名消费者有相同经历,他们购买的商品大多数为电子产品,有多达几十万的订单变成了空包裹,也有消费者已维权半年。事实上,网购乱象频发之下,虚假发货案例并不少见,这次事件背后又是怎样的套路?记者展开了调查。

调查:

花万元购买CPU未收到货

商家跑路平台称无法退款

5月5日,某电商平台开启了会员优惠折扣活动,于是向先生在一家名叫“卓越电脑配件专营店”的第三方店铺下单了近2万元的英特尔最新款第14代酷睿i9 14900KF处理器。

根据订单详情,商家第二天就已发货。5月7日,当向先生查看订单时却发现已被确认收货,但他并未接到任何快递通知。“当时立即联系平台,经确认发现发货地址和收件人并非我填的信息,追回快递检查后发现是一包榨菜。”此时,向先生才意识到自己可能被骗,于是联系平台协商退款,发现商家疑似跑路了。

平台客服人员告诉向先生,因为已经确认收货了,所以需要自行联系商家解决,或者求助司法渠道。

另一名消费者告诉记者,5月5日当天也是在该店铺购买了CPU,花了3288元。“实际上也是发到了另外一个地址,物流告诉我是空包裹。当时激情下单是基于对平台的信任,想着可以7天无理由退货,没想到被确认收货了,现在只想把钱要回来”。记者从几名消费者处了解到,该店铺发货后的订单都被送到了同一个地址。

5月22日,电商平台相关负责人针对此事件回应称:“目前接到多名消费者反馈后,我们第一时间去联系商家核实,但是该商家处于失联状态,平台也对该店铺进行了治理,现在只有引导大家及时做一个报警处理。”

疑点1:

店铺背后竟为女鞋公司

监管部门:商家或被盗用营业执照

通过向先生提供的链接,记者看到,“卓越电脑配件专营店”售卖多款电子产品,价格从几百到上千元不等,但在电商平台已经搜索不到该店铺。

记者进一步核查发现,该店铺提供的资质背后为惠州市卓越超凡女鞋有限公司,其经营范围为销售鞋、服饰、包包等。天眼查显示,该公司成立于2021年,注册资本50万元,注册地址在广东省惠州市惠东县某小区内,其参保人数为0,记者尝试联系该公司负责人,电话并未接通。

女鞋公司为何可以卖电子产品?电商平台对店铺有哪些审核机制?电商平台相关负责人回复记者称,该商家入驻时对其进行了正常审核。

5月24日,记者联系到该公司属地的惠东县市场监管所,相关工作人员表示,“近期已有许多消费者来投诉惠州市卓越超凡女鞋有限公司,我们能正常联系到商家,经过与商家沟通,并前去其注册地核实,初步发现该公司确实为卖女鞋的店铺,该公司负责人称自己的营业执照被盗用。”该工作人员进一步称,商家也有可能在撒谎,只有警方参与调查取证才能确认。

疑点2:

有消费者称已维权半年

多人质疑平台自动收货有漏洞

当向先生正一筹莫展之时,他发现还有许多人有相似经历。在他提供的一个维权群统计的信息表上,记者看到有上百人遭遇了“虚假发货”,同样花上万元购买CPU收到空包裹的不在少数,也有花了30多万在平台进货买电器,退不了款的,有消费者称维权已长达半年,但依然没有进展。

根据多名消费者提供的信息,他们遇到了一个共同的问题:货物被自动签收。

“我从始至终都没收到CPU,但平台在我不知情的情况下就自动确认收货了,现在商家跑路,钱直接到商家那边了,也不退款,这合理吗?”向先生说。对于该问题记者也咨询了平台相关负责人,但截至目前并未答复。

通常电商平台的机制是,在消费者签收之后,需要在App上自行确认收货,或者未签收之后几天平台才判定自动收货。一名电商从业人员则表示,一般来说为了保护多方权益,店铺会交一定的保证金,此外消费者在付款后,只有确认收货了,钱才会到卖家手中,“有些平台甚至有长达30天的冻结期,以便于售后处理,而现在这种情况发生很可能就是卖家虚假发货钻‘收货’漏洞。”

“虚假发货”如何有效维权?

律师:建议平台与消费者联合报警

据媒体报道,就在今年3月该平台联合警方才打击了一个犯罪团伙,商家通过“买A发B”的形式虚假发货或假借刷单之名引导用户下单,以此套取电商平台的结算货款,给电商平台造成资金损失,严重侵害消费者及企业的合法权益。

警方提醒,网络让购物变得更加快捷便利,但使用非法手段钻“漏洞”、牟取利益绝不可取。商家以虚假发货、假意刷单等形式违法套利,给电商平台带来了重大损失。这样的“发财捷径”,只会让自己因贪图小利而触及法律红线,最终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国内知名维权律师、重庆准的律师事务所陈晔称,买卖双方通过信息网络方式订立买卖合同,如果商家虚假发货,属于合同违约行为,须承担违约责任。根据民法典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本案商家既不发货亦不退款的行为已构成根本违约,双方解除合同后,商家应退还货款。

他表示,作为提供网络交易服务的第三方平台,如第三方平台不能提供商家的真实名称、地址和有效联系方式的,或明知商家利用其平台侵害消费者权益却未采取必要措施的,消费者也可以向第三方平台要求赔偿。

“消费者如遇到虚假发货情形,建议保存好聊天记录截图、订单支付物流信息等关键证据,方便后续维权。”陈晔进一步分析,商家虚假发货如遇到多名消费者,商家在签订、履行合同的过程中,骗取消费者财物,也已经涉嫌合同诈骗罪,建议平台主动和受害者联合起来进行刑事控告,以找到最高效的路径维护自身权益。

封面新闻记者 朱珠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