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警惕情感主播网络“卖拐”

北京晚报

关注

安素素

据潮新闻报道,相亲分析师在社交平台备受追捧。他们在直播或视频中拆解相亲对象简介里的“话术陷阱”。有的主播3天涨粉30万,并打出“个人咨询费5万元包年、徒弟一对一咨询180元每次、学习群每年99元”等商品标价。

一语戳破相亲对象的滤镜,相亲分析师的直播间充满了反转。不可否认,其中有些指引确实有避雷作用。因此常有网友看到上瘾,还有人说:“大学就该开这门课”。

但不容忽视的是,不少相亲分析师寻找话术漏洞的教学,本身就漏洞百出。比如,教学中称,自称存款“30万左右”的,只能取左不能取右;看到“相亲男性过于年轻”,便联想到“可能是有身体或精神问题”……看似一针见血,不过是把相亲对象当作说谎惯犯,默认了这一交往方式无真诚可言。总是往最坏处想,暴露了相亲分析师的话术偏好。

更值得警惕的是,那直播间写满一行行字的小白板、颇为狗血奇葩的投稿,还可能是提前编好的剧本。据报道,一名业内人士透露,在情感类主播这个赛道上,有剧本才是常态;连麦有真有假,节目效果才是最终目的;当单身者还在纠结“这人能嫁吗”,屏幕里的“老师”已经赚翻了。

煞费心机的分析、高深莫测的架势、匪夷所思又层出不穷的故事,很可能只是踩中网友爽点的工具。成功吸睛引流后,便在首页置顶“如何收费”的视频,聊两句感情问题动辄先交上百元,陪聊的还只能是主播的徒弟……这么赤裸裸的变现思路,咋就拦不住高价买课的粉丝?自己的婚姻大事,又何必托付要价不菲的“情感军师”?

个别相亲分析师巧舌如簧,一系列似是而非的引导,与小品《卖拐》里的忽悠如出一辙。小品场景令人捧腹,网络上被忽悠着“走两步”的往往不自知。婚姻大事不是儿戏,相亲分析师按剧本演戏,网友不能入戏太深。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