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两天两板备战暑期档? 长白山下调增发额度“忙起来”,一季度公募外资齐埋伏

媒体滚动

关注
日k线图

日k线图

来源:华夏时报

记者王兆寰北京报道

近期,随着小满节气的到来,A股的旅游板块开始活跃起来。曾经的连板大王长白山(603099.SH)再次启动,两天两板轻松拿下。在5月24日整个市场调整、沪指跌破3100点的情况下,长白山最终红盘报收。

《华夏时报》记者注意到,长白山第一个涨停板后发布了修改后的增发方案,额度较之前有所减少;在一季报中,前十大流通股东中新进了4家机构股东,包括高盛摩根士丹利、华宝先进成长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天弘永定价值成长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

那么,增发方案为何会调整?公司股价连续两日涨停是否和增发方案有直接关系?《华夏时报》记者致电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增发额度调整主要是按照交易所监管的要求进行的,而近期公司股价二级市场的异动,是由市场多种因素造成,不能简单归因于最新发布的增发方案。

浙商证券发布报告显示,从市场情绪角度看,在近期地产板块情绪高涨的同时,资金或偏好顺周期类消费标的。叠加旅游景区板块已在清明五一后的行情中得到调整,目前股价处于相对低位,再叠加暑期出游预期逐步提升,旅游出行板块或迎来波段行情。

增发额度调整

5月20日,小满节气,A股旅游板块迎来回暖,长白山在开盘一小时后迎来一字板,这也是五一后的首个涨停;5月21日收盘,长白山再度涨停,换手率达10.46,成交量2789.71万股,成交额7.10亿元。根据iFinD统计数据,当日主力净流入9197.42万元。

5月20日晚间,长白山发布增发预案修改公告,为满足公司战略发展的需要,进一步增强公司竞争力,拟通过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人民币4.36亿元(含本数),扣除发行费用。本次募集资金主要投向长白山火山温泉部落二期、长白山旅游交通设备提升项目,同时补充流动资金。

可以看到,此次调整是将此前的5亿的增发额度缩减至4.36亿元,其中,将长白山旅游交通设备提升项目的拟使用募集资金减少到3584.95万元,其他募集资金用途并无大变化。

公告进一步指出,募集资金到位后,如实际募集资金净额少于上述项目实际需求,公司将按照项目的轻重缓急,调整并最终决定募集资金的具体投资项目、优先顺序及各项目的具体投资额,募集资金不足部分由公司以自筹资金解决;在本次募集资金到位前,公司将根据项目进度的实际情况以自筹资金先行投入,待募集资金到位后,再以募集资金置换预先已投入募投项目的自筹资金。

长白山公告表示,投资项目紧密围绕公司主营业务展开,符合国家有关产业政策以及未来公司整体战略发展方向,具有良好的市场发展前景和经济效益,有利于进一步提升公司影响力、市场价值和核心竞争力,全方面实现公司科学、均衡、持续的发展。同时,为保证本次募集资金有效使用、有效防范股东即期回报被摊薄的风险和提高公司未来的持续回报能力,本次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完成后,公司将加大市场开拓力度、努力提高销售收入、提高管理水平、提升公司运行效率,增厚未来收益,以降低本次发行摊薄股东即期回报的影响。

“目前A股再融资市场监管较严,下调额度也是大势所趋。”一位上市券商文旅行业分析师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直言,近期整个旅游板块的回暖主要还是政策的支持。

面对近期连续两日股价涨停,《华夏时报》记者第一时间致电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二级市场股价表现是由多种因素造成,不能简单归因于最新发布的增发方案。

5月21日晚间,长白山发布股价异动公告,经公司自查,并书面发函询问控股股东及电话问询实控人,截至本公告披露日,确认不存在应披露而未披露的重大事项或重要信息。公司股票于2024年5月20日、2024年5月21日连续二个交易日收盘价格涨幅偏离值累计达20%,请投资者注意投资风险,理性决策,谨慎投资。

22日至23日,长白山股价出现调整。24日,公司股价冲高回落,截至收盘,小幅上涨0.64%。

一季度扭亏为盈

5月初,长白山公司发布2024年一季报。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3亿元同比增长83.7%,较2019年恢复度259.5%;归母净利润0.1亿元同比增长358.7%,扣非归母净利润0.1亿元同比增长361.4%,业绩较2023年、2019年同期均实现大幅改善扭亏为盈。

《华夏时报》记者注意到,公司一季报中,前十大流通股东除了原有的富国中证旅游主题ETF以外,出现了两大知名外资的身影。高盛公司有限责任公司新进买入86.6万股,MORGAN STANLEY & CO. INTERNATIONAL PLC.新进买入79.8万股,而公募基金华宝先进成长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也新进买入93.8万股,天弘永定价值成长混合A新进买入71.5万股。

天风证券分析师何富丽认为,2024年公司客流整体持续恢复。一季度长白山主景区共接待游客合计46.5万人次,同比2023年增长139%,较2019年恢复度337%。

其中,1月长白山主景区共接待游客23.0万人次,同比2023年增长146%,较2019年恢复度291%;2月长白山主景区共接待游客19.9万人次,同比2023年增长180%,较2019年恢复度553%,环比1月减少13%;3月长白山主景区共接待游客3.6万人次,同比2023年增长16%,较2019年恢复度156%,环比2月减少82%。

在何富丽看来,短期看长白山2024年出游景气延续,冰雪热带动淡季不淡旺季高景气;中长期看,沈白高铁将于2025年通车,届时北京至长白山距离将缩短至4小时,看好公司成长空间。

民生证券分析师刘文正表示,中长期来看,高铁开通+机场扩建有望破除长期发展桎梏;冰雪游或成长期趋势,公司积极布局打造一年两旺季;2025年沈白高铁开通后客流有望快速增长,定增项目补充客运及酒店供给,承接对应需求。不考虑增发情况下,预计2024—2026年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1.96、2.37、2.79亿元。

旅游业持续复苏

近期,高层对旅游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往后要着力完善现代旅游业体系,加快建设旅游强国,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

浙商证券发布报告指出,国民旅游需求经历2023年报复性释放后仍持续,2024年元旦/春节假期国内旅游人次较2019年恢复度分别为109%/119%;2024年五一假期,国内出游人次在高基数基础上仍实现7.6%的同比增长,较2019年高增28%,其背后或系大众旅游消费观念及习惯的永久性变化,将在更长维度促进全国旅游市场规模的增长。

中长期看,旅游行业发展潜力大。旅游消费产业链长、吸纳就业能力强,对衣食住行游购娱等多方面都有带动作用,将成为从消费方面拉动经济的重要抓手,利好政策催化有望密集出台。同时,年轻、亲子、银发客群分层次需求带来市场增量。营销方式的创新应用也提供了引流手段,全国旅游市场景气度向上。

不仅如此,该报告进一步指出,“低空+旅游”成长潜力充足。低空经济指的是以各种有人驾驶和无人驾驶航空器的各类低空飞行活动为牵引,辐射带动相关领域融合发展的综合性经济形态,其相关产品主要包括无人机、eVTOL、直升飞机等。

当前,低空经济在旅游行业的应用主要有三类,物资运输,外卖业务,景区游览。从低空经济市场规模来看,2023年中国低空经济规模达5059.5亿元,增速达33.8%。工信部赛迪研究院乐观预计,到2026年,低空经济规模有望突破万亿元。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