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恒力石化重组上市以来累计分红近224亿元

证券日报之声

关注
日k线图

日k线图

本报记者 李 勇

“去年公司分红比例达到56.07%。自2016年重组上市以来,公司累计分红223.71亿元,占期间公司累计归母净利润的41.08%。”5月24日下午,沪市主板公司集体业绩说明会“高分红重回报”专场正式举行,恒力石化是5家参会企业之一。公司总经理王治卿在与投资者交流时表示,上市公司首先要多盈利,盈利基数大,股东回报才能更大,未来公司要努力多盈利,把蛋糕做大,在企业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股东回报,让股东和企业同享发展成果。

全产业链布局

恒力石化主营业务囊括上游的炼化、芳烃、烯烃,中游的基础化工、精细化工以及下游各个应用领域材料产品的生产、研发和销售。公司现有苏州、大连、南通、宿迁、营口、惠州、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七大生产基地。上游拥有2000万吨炼化、500万吨煤化工、150万吨乙烯装置,中游具备1660万吨PTA和180万吨纤维级乙二醇产能,下游化工新材料产品种类丰富,规格齐全。

随着上游炼化、乙烯关键产能和精细化工稀缺化工原材料产品的完全投产和全产业链优势的不断巩固扩大,恒力石化具备了做长、做深和做精下游中高端新材料市场的“大化工”平台支撑与原材料配套条件,公司立足于内部技术研发与外部产业合作,持续不断延续化工材料价值产业链,加快切入以先进制造和新能源、新消费、新材料等终端需求为代表的化工新材料市场需求,全力打造全球最大的功能性纤维、薄膜与塑料新材料产能。

“公司始终立足主业,坚守实业,从下游的聚酯纤维行业起步,沿着产业链,一步一步向上攀升。”说明会上,对公司经营业务进行介绍时,王治卿表示:“从POY(涤纶预取向丝)、PBT(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AT(精对苯二甲酸)到PX(对二甲苯),我们每次都成功打破业务‘卡脖子’环节,持续发展纤维、薄膜、塑料等化工新材料产业,同时向上游石化、炼化、煤化一体化迈进,进而具备了‘大化工平台’和‘新材料延伸’的体系化产业格局,目前已经形成了从‘一滴油’到‘一根丝’的全产业链布局。”

巩固成本护城河

“过去几年,是公司的一个高投入阶段,分别投建了炼油、乙烯和新材料等项目,从过去的纺织化纤,真正进入了石油化工领域。”说明会上,王治卿表示,新建的大炼化比较优势在于技术新、规模大。恒力石化特别之处还有流程与产品设计独特,可以实现真正的‘宜油则油、宜烯则烯、宜芳则芳’,用好每一个分子,使产品生产成本最低,实现效益最佳。去年公司重点聚焦原油成本控制、库存优化、抓住市场机遇,及时对装置进行升级改造;强化班组与车间经济核算与降本减费、挖潜增效。

据公开披露数据,2023年,恒力石化实现营业收入2347.91亿元,同比增长5.61%,实现归母净利润69.05亿元,同比增长197.83%。今年一季度,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21.39亿元,同比增长109.8%。

“这样的成绩,是在我们高分红、高投入的情况下取得的,也充分体现了公司优秀的盈利能力。”王治卿说。

值得留意的是,在下游需求相对不足以及上游原料端成本高企的情况下,石化行业企业近年普遍承受着较大的经营压力。如此情况下,恒力石化表现出的发展韧性和率先复苏,也更为市场所关注。说明会上,针对机构研究员的相关提问,恒力石化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李峰认为,公司的主要驱动力就是综合成本优势。

“丰年看市场,荒年看成本。作为国内最早投产的民营大炼化企业,公司有超大型规模的装置,一体化布局的协同,还有油煤化装置的融合,以及煤制氢、热电厂、罐区、码头、铁路等极致化的自备配套设施,所构筑的综合成本优势,是公司成本护城河的主要支撑。”李峰介绍。

提质增效重回报

恒力石化高度重视对投资者的合理回报。自重组上市以来,公司一直保持较高的分红比例,在兼顾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利润分配一直保持连续性和稳定性。

据恒力石化日前披露的权益分派实施公告,2023年度,公司每股派发现金红利0.55元(含税),合计派发现金红利38.72亿元,本次利润分配的股权登记日为2024年5月24日,除权(息)日为5月27日。

据王治卿介绍,在股东回报方面,为增强现金分红透明度,形成稳定股东回报的预期与机制,早在2020年,公司就制定了《未来五年股东回报规划(2020—2024年)》,今年公司又响应号召,制定了《“提质增效重回报”行动方案》。在价值成长性方面,公司近年依托上游“油、煤、化”融合的大化工平台,深度锚定“衣食住行用”的刚性消费市场以及高技术壁垒、高附加值的高成长新材料赛道,实施包括可降解新材料产业链、高端涤纶产业链、新能源材料产业链等高增长、高潜力新材料市场,布局相应产能,不断强化内部一体化优势、成本护城河与精细化管控,持续打造“大化工+新材料”的价值成长性上市企业。

王治卿表示,今年将是公司精细化工与下游新材料投产的高峰期,包括一期精细化工园、功能性薄膜、锂电池隔膜等重大项目都将陆续投产,开始为上市公司贡献业绩增量。

加载中...